四川广播电视报由四川广播电视台主管,是优秀的省级媒体平台,平台汇聚全国名医,展示优秀科普内容,促进社会健康知识普及,提升全民健康素养,科学普及、健康同行是我们平台的使命和目标!
当前时间:2025年07月21日 星期一
中医科普之——针灸推拿篇

作者: 黎锦桥

广西医科大学附属武鸣医院发布时间:2023-07-21 10:57:087580次浏览[发表证书]

推拿篇

1.推拿概述:

在中医临床中,推拿是一种物理疗法,通过一定的手法技巧作用于人体的某个穴位,可以起到治疗、预防疾病的作用。早期推拿手法种类较少,主要有按、摩两种手法,伴随着对推拿的深入研究,手法种类也越来越多,长期坚持推拿疗法,可以达到养生保健、延年益寿的目的,可以避免因药物治疗引起的毒素作用,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操作更加简单方便,深受临床患者的重视与应用。

2.推拿疗法的适应症:

1)推拿疗法适用于关节、肌肉病变所引起的疼痛、肌肉酸胀、麻木、运动障碍等病症中,在治疗肩周炎、各种神经损伤、慢性劳损、骨折后遗症等疾患中得到了广泛的使用。2)术后粘连等外科疾病。(3) 盆腔炎、胃痛、高血压、失眠等机能障碍为主的内科、妇科病症。(4)屈光不正、鼻炎、咽痛等五官科疾病。(5)小儿腹泻、小儿积食等儿科疾病。

3.推拿疗法的禁忌症:

1)对于急性脊柱损伤伴有脊髓症状的患者不可使用推拿疗法,否则会加剧脊髓损伤。(2)不可推拿妊娠期或月经期女性的腹部和腰骶部,否则会导致月经量过多或引起流产。(3)过度疲劳、饥饿、参加剧烈运动后不可立即进行推拿。(4)有严重的肾脏、肝脏功能不全者。(5)老年性骨质疏松症、骨关节结核等患者不可进行推拿,否则会使病情更加严重。(6)伴有出血倾向者。

4.推拿疗法的作用:

1)通过使用各种手法直接作用于相应的穴位、经络,可以起到疏通经络、调和气血的效果。例如推、摩四肢,有利于经脉血液的流通,可以有效防止肢体出现瘀血、水肿等症状。(2)推拿疗法可以对人体的阴阳和脏腑功能起到调节作用。通过按揉内关穴,可以起到双向调节心率的效果。通过在腹部使用揉、摩手法,有助于促进胃肠道动。(3)用手法刺激腧穴,其作用是增强体质,防止外邪侵入,不易发病。另外,推拿疗法有利于全身气血流通,可以起到祛邪保健的效果。(4)通过推拿手法对局部进行直接的刺激,可以起到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的作用。在发生急、慢性软组织损伤,通常患者会出现疼痛、肿胀症状。推拿疗法是借助力的作用,有利于淋巴液、静脉血的向心性回流,促进局部渗出液、瘀血的吸收,进一步提高疼痛阈值。(5)韧带、肌肉等软组织损伤会因血肿、出血而出现粘连现象,引起疼痛,降低关节活动能力。推拿可以滑利关节,解除部分组织的嵌顿,促进关节恢复正常活动。

针灸篇

1.针灸的概念:

针灸是针法和灸法的合称,针法把毫针刺入相应的穴位,通过提插和捻转等手法起到治疗疾病的目的。灸法是使用艾条等对相应穴位进行熏灼,通过温热刺激可以起到预防疾病的目的。

2.针灸的适应症:

1)针灸适应症包括痛经、支气管哮喘、抑郁、颈椎病、肩周炎、头痛、失眠等。(2)儿童近视、背痛、胎位不正、精神分裂症、急性咽喉炎等。(3)无痛分娩、便秘、女性不孕、尿潴留等。

3.针灸的特点:

通过毫针刺入相应穴位或使用艾绒等可以借助灸火的热力,可以起到温通气血、扶正祛邪的效果,进而实现治疗、预防疾病的目的。针灸疗法具有较多优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在妇科、外科、内科、儿科、五官科等疾病的治疗和预防保健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操作更加简单方便;可以减少医疗费用,经济实惠;作用效果比较显著,可以提高镇痛、镇静、抗病能力的作用;效果安全可靠,无副作用。

4.针灸的作用:

1)经络不通会导致气血受阻,引起肿胀、疼痛、麻木等症状,通过对相应穴位进行针灸,可以起到疏通经络的作用。(2)通常疾病的发生机理比较复杂,主要以阴阳失衡为主,通过针灸可以起到调和阴阳的作用。(3)在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过程中,运用针灸疗法可以起到扶正祛邪的作用。

总之,在我国传统医学中针灸推拿是很重要的治疗手段,通过对穴位刺激,可以起到疏通经络。按摩穴位可以促进身体气血运行,采用这两种治疗方式可以促进肢体功能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