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广播电视报由四川广播电视台主管,是优秀的省级媒体平台,平台汇聚全国名医,展示优秀科普内容,促进社会健康知识普及,提升全民健康素养,科学普及、健康同行是我们平台的使命和目标!
当前时间:2025年07月05日 星期六
青光眼患者围术期焦虑情绪,如何护理?

作者: 廖欢

(绵阳万江眼科医院)发布时间:2024-11-08 10:04:586356次浏览[发表证书]

青光眼是眼科的常见疾病之一,以视乳头萎缩及凹陷、视野缩小以及视力下降为特征。青光眼患者的情绪会对眼部造成影响,如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可导致血压升高,会导致眼压进一步增高,加重青光眼患者的病情。因此,文章为大家梳理一下如何在青光眼患者围术期进行良好护理,以达到缓解焦虑情绪的目的。

焦虑情绪对青光眼患者的影响

1.对手术效果的影响

1)患者出现情绪波动时,例如过度紧张兴奋,悲伤,愤怒时,瞳孔会扩大,导致虹膜根部堆积在房角,使房角入口变得狭窄,从而使房水引流阻力进一步加大,引起眼压升高,导致青光眼患者病情会出现加重。

2)当患者出现情绪波动时,血压会随之升高,导致供应视神经的动脉出现狭窄,从而使视神经的血液供应进一步减少,对高眼压的耐受性会变差,也会导致青光眼的病情加重。

2.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早期的青光眼也不是完全察觉不到症状,比如阅读时会漏字,走路时可能不经意会踢到旁边的物体。青光眼病变进展到一定程度时,可能会有视力模糊、眼睛胀疼、头疼、视物时出现彩虹光等症状,而情绪波动较大会导致大脑皮层功能障碍、血管运动神经失衡、交感兴奋增加和瞳孔减少,进而加剧青光眼病症,导致病情加重。

护理策略的具体实施

1.术前心理干预

1)提供详细的信息和解释:患者及家属需适当了解青光眼病因、类型、遗传及疾病特征等简单相关知识,同时了解只要积极配合治疗,青光眼也是一种可防可控的、可在生存时间内保存有用视力的眼部疾患,消除对该疾病恐惧、悲观的情绪,放松心情,自我减压。

2)给予情感支持和安慰:患者与其家属、患者与医护人员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耐心倾听,适时鼓励,积极治疗;较严重的心理问题也应及时就医,寻求专业帮助与治疗,通过生物反馈放松疗法、认知疗法、暗示疗法及药物治疗等手段,针对不同心理问题进行针对性治疗。

2.术中舒适护理

1)给予患者适当的镇静药物:在青光眼手术过程中,患者往往会因为紧张、恐惧等负面情绪而出现焦虑、不安等心理反应。为了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应在围术期给予患者适当的镇静药物。这些药物可以有效地减轻患者的焦虑、恐惧等负面情绪,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和手术配合度。除了药物镇静,还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帮助患者缓解紧张情绪,如进行深呼吸练习、放松训练等。这些方法可以帮助患者放松身心,减轻紧张感,从而更好地配合手术治疗。

2)密切监测患者情绪变化:青光眼患者在面对手术时,常常会出现焦虑、恐惧、不安等负面情绪,这些情绪不仅会影响患者的心理状态,还可能对手术效果和术后康复产生不利影响。因此,护理人员需要时刻保持警惕,通过仔细观察患者的面部表情、语言表达和肢体动作等方式,及时发现并处理情绪变化。护理人员通过耐心倾听患者的诉说,了解他们的心理需求,从而为他们提供有针对性的安慰和支持,建立患者与护理人员之间的信任关系,增强患者的信心和勇气,使他们能够更好地面对手术和康复过程。

3.术后心理关怀

1)及时告知手术结果:手术结束后,护理人员应及时向患者和家属告知手术结果,让患者和家属了解手术的成功与否以及下一步的治疗计划。同时,护理人员还应耐心解答患者和家属的疑问,消除他们的疑虑和担忧。

2)提供康复指导和建议:患者应避免长时间停留在黑暗环境中的看电影、电视等活动,同时也应该避免长时间持续性低头、近距离读写工作,适当安排休息时间以减轻眼部负担。在术后两周内患者要注意眼部卫生,避免水溅入眼内以防止感染。同时,术后三个月内患者应避免用力过度,不要进行剧烈运动,如提重物、憋气等,以免对眼部造成不必要的压力。

总之,青光眼是严重且可致盲的眼病,所以需要加强护理,青光眼的治疗重在预防,对于有青光眼家族史或反复的眼睛胀痛,虹视的患者需要及时就医治疗,并定期监测眼压和视野,对于药物控制眼压无效的患者,可以进行手术治疗,避免青光眼进一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