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广播电视报由四川广播电视台主管,是优秀的省级媒体平台,平台汇聚全国名医,展示优秀科普内容,促进社会健康知识普及,提升全民健康素养,科学普及、健康同行是我们平台的使命和目标!
当前时间:2025年05月03日 星期六
如何预防新生儿肺炎的发生?

作者:黄婵丽

(扶绥县人民医院)发布时间:2024-12-06 16:17:29916次浏览[发表证书]

迎接新生命的到来,喜悦中也夹杂着对宝宝健康的担忧,新生儿肺炎便是其中不容忽视的风险。在此,将为您揭开其神秘面纱,详述肺炎的种类、病因与传播途径,助您掌握预防要点,从孕期的精心呵护到产后的悉心照料,更有早期识别及应对之法,全方位守护宝宝,让其在爱的怀抱中健康成长。

1.新生儿肺炎的基础知识

新生儿肺炎是新生儿阶段较为棘手的健康问题,按发病原因主要有吸入性与感染性之分。吸入性肺炎多源于胎儿在母体内或分娩时吸入羊水、胎粪等异物,以及出生后喂养时乳汁呛入气道。感染性肺炎则是由各类病菌,像常见的细菌、病毒、支原体等引发。患病新生儿的表现复杂多样,呼吸方面会急促、困难,可见鼻翼扇动等;口腔有白沫吐出,还伴有咳嗽、发热或体温不升、精神差、吃奶量变少等情况。若未得到及时救治,极易引发如呼吸与心力衰竭、败血症等严重后果,危及生命,因此了解其相关知识对守护新生儿健康意义重大。

2.新生儿肺炎的病因及传播途径

新生儿肺炎的病因较为复杂。吸入性肺炎方面,胎儿在宫内窘迫时吸入羊水,分娩过程中若未及时清理呼吸道,也易吸入羊水、胎粪等物质,出生后喂养不当导致乳汁吸入同样会引发肺炎。感染性肺炎的病原体来源广泛,细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病毒像呼吸道合胞病毒、巨细胞病毒等,以及支原体都会致病。其传播途径多样,可在产前通过胎盘传播,如孕妇感染风疹病毒、巨细胞病毒等可传给胎儿;产时因分娩环境不洁、助产器械未严格消毒等,病原体可侵入新生儿呼吸道;产后接触携带病菌的人员,如家人、医护人员等,或者处于空气不流通、人员密集的环境中,新生儿会通过呼吸道飞沫或接触被污染的物品而感染肺炎。

3.预防新生儿肺炎的措施

孕期阶段,准妈妈要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保证充足休息,合理膳食,适度运动,增强自身抵抗力,降低孕期感染几率,同时按时产检,积极防治妊娠期各类疾病,预防病原体经胎盘传播给胎儿。分娩过程中,确保分娩环境清洁卫生,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助产人员要精准操作,及时清除新生儿口鼻内的羊水、胎粪等异物,防止吸入性肺炎发生。新生儿出生后,为其营造适宜的居住环境,温度维持在22-24℃,湿度50%-60%,保持空气清新流通;提倡母乳喂养,正确喂养姿势可减少呛奶风险,喂完奶后轻拍宝宝背部帮助排气;家人接触宝宝前洗净双手,尽量减少外人探视;按时接种肺炎疫苗,这一系列措施能有效预防新生儿肺炎的发生,为宝宝的健康筑牢防线。

4.新生儿肺炎的早期识别及处理

新生儿肺炎的早期识别至关重要。家长需留意宝宝的呼吸情况,若呼吸频率明显增快,持续超过60次/分钟,或出现呼吸费力,如鼻翼扇动、胸骨上窝及肋间隙凹陷等表现,则是肺炎的信号。此外,口吐白沫增多且较为频繁、咳嗽加重、呛奶吐奶情况比平时严重,甚至从口鼻中喷出奶液,或者宝宝精神状态不佳,如嗜睡、哭闹不安难以安抚、体温异常、吃奶量明显减少等,都应高度警惕肺炎的可能。一旦怀疑宝宝患有肺炎,应立即带其前往医院就诊。医生一般会进行详细的体格检查、血常规、C反应蛋白及胸部X线等检查以明确诊断。确诊后,根据病情严重程度,采取吸氧、抗感染、雾化吸入等治疗措施,及时控制病情发展,确保新生儿的健康与安全。

5.结束语

新生儿肺炎严重威胁新生儿健康,了解其相关知识对预防和应对至关重要。我们明确了肺炎的类型、病因、传播途径,这为预防指明方向。通过孕期准妈妈的良好生活习惯与产检、分娩时的无菌操作、新生儿出生后的科学护理及疫苗接种等措施,能有效降低肺炎发生风险。同时,家长掌握早期识别方法,如留意呼吸、精神状态等变化,一旦发现异常及时送医,配合医生诊断治疗,多管齐下,才能为新生儿的健康成长提供坚实保障,使其免受肺炎侵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