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广播电视报由四川广播电视台主管,是优秀的省级媒体平台,平台汇聚全国名医,展示优秀科普内容,促进社会健康知识普及,提升全民健康素养,科学普及、健康同行是我们平台的使命和目标!
当前时间:2025年05月01日 星期四
老人摔倒易骨折,创伤骨科医生来支招

作者: 吴剑锋

(浦北县人民医院)发布时间:2025-02-21 09:51:43895次浏览[发表证书]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不难发现,老年人摔倒后比年轻人更易骨折。背后隐藏着诸多与老年人骨骼健康相关的因素。今天,将为大家剖析原因,并传授守护骨骼健康的“强韧招”。

1.老人骨骼的脆弱真相

1)骨质流失加速随年龄增长,人体新陈代谢放缓,骨骼也受影响。老年人骨质流失加快,破骨细胞活性强,成骨细胞功能弱,致使骨密度下降,骨骼疏松多孔,强度降低。女性绝经后5-10年,男性70岁后,骨量丢失尤为明显。

2)骨骼结构改变除骨质流失,老人骨骼结构也有变化。骨骼矿物质减少,弹性和韧性降低,微观结构退化,骨小梁变细、断裂,骨皮质变薄。这些改变使骨骼受外力冲击时,更易骨折。

3)肌肉力量衰退肌肉对骨骼有保护作用,可老年人肌肉量和力量随年龄衰退。肌肉力量不足,无法缓冲分散外力,老人摔倒时,骨骼承受大部分冲击力,增加骨折风险。且肌肉力量弱影响平衡和身体协调性,导致老人更易摔倒。

2.老人常见骨折部位及原因

1)髋部骨折髋部骨折是老人常见且严重的骨折之一,包括股骨颈骨折和股骨粗隆间骨折。老人行走时滑倒、绊倒,或下肢突然扭转、受直接外力撞击,都可能引发。髋部是承重关键部位,骨折后痛苦大,还可能引发肺部感染、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危及生命健康。

2)手腕骨折手腕骨折在老人中也较常见,以桡骨远端骨折居多。老人摔倒时,本能用手撑地,身体重量经手臂传至手腕桡骨远端,因其骨骼脆弱,易导致骨折。虽严重程度低于髋部骨折,但治疗、康复不当,也会影响手部功能。

3)脊柱骨折老人脊柱长期承重,加上骨质流失致椎体骨质疏松,变得脆弱。轻微外力,如弯腰搬重物、咳嗽、打喷嚏,甚至日常起身、坐下,都可能引发胸腰椎骨折。脊柱骨折可致腰背部疼痛、身高变矮、驼背等,影响生活质量。

3.创伤骨科专家的“强韧招”

1)合理饮食,为骨骼“添砖加瓦”钙对骨骼健康至关重要。老人应多吃牛奶、豆制品、鱼虾、坚果等富含钙的食物。每天一杯300毫升牛奶,约含300毫克钙。钙摄入不足或吸收不良的老人,可在医生指导下补钙。维生素D促进钙吸收利用。多晒太阳是获取维生素D的好方法,每天户外15-30分钟,让皮肤晒太阳即可合成。也可通过食用鱼肝油、蛋黄、蘑菇等食物,或补充维生素D制剂。

骨骼健康还需蛋白质、维生素K、镁等营养素。瘦肉、鱼类、蛋类、豆类含蛋白质;绿叶蔬菜有维生素K;坚果、全谷物富含镁。保持均衡饮食,对维持骨骼强度和韧性很重要。

2)适度运动,增强骨骼“抵抗力”老人可选择散步、慢跑、太极拳、游泳等有氧运动。这些运动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心肺功能,刺激骨骼,维持骨密度。建议每周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分5天,每天30分钟左右。适当力量训练可增加肌肉量、提高肌肉力量、改善骨骼健康。老人可做哑铃手臂练习、抬腿、深蹲等腿部力量训练。训练要循序渐进,从低强度开始。

平衡差是老人摔倒的重要原因。单脚站立、闭目站立、走直线等平衡训练,可提高老人平衡和身体协调性,降低摔倒风险。每天10-15分钟,长期坚持有效果。

3)改善生活习惯,减少骨折隐患评估改造老人居住环境,消除隐患。保持地面干燥、平整,无杂物;在卫生间、楼梯装扶手;为老人选防滑鞋。老人日常行动要慢,避免突然改变体位,起床、起身先坐会儿再站立。上下楼梯抓稳扶手。外出选平坦道路,恶劣天气尽量不外出。吸烟和过量饮酒影响骨骼健康。尼古丁抑制成骨细胞活性,酒精干扰钙代谢。老人应戒烟,每天饮酒酒精量不超15克(相当于啤酒450毫升、葡萄酒150毫升或38度白酒50毫升)。

老年人摔倒易骨折问题不容忽视。通过了解骨骼健康知识,采取合理饮食、适度运动、改善生活习惯、定期检查等措施,能守护老人骨骼健康,降低骨折风险,让老人安享晚年。让我们行动起来,为老人骨骼健康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