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广播电视报由四川广播电视台主管,是优秀的省级媒体平台,平台汇聚全国名医,展示优秀科普内容,促进社会健康知识普及,提升全民健康素养,科学普及、健康同行是我们平台的使命和目标!
当前时间:2025年08月16日 星期六
胰岛素不是魔法棒:糖友日常护理的5个真相

作者:龚秋玲

广西桂林市永福县中医医院发布时间:2024-12-20 14:17:201247次浏览[发表证书]

胰岛素治疗是许多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的重要手段,然而,不少患者存在误解,认为只要使用了胰岛素就万事大吉。事实上,胰岛素并非魔法棒,在糖尿病患者的日常护理中,还有许多需要注意的真相。

真相一:胰岛素使用需精准

1.胰岛素常用的注射部位有以下几处:其一为腹部,这是胰岛素注射最为常用的部位,胰岛素在此处吸收最快,且方便患者自我注射。但腹部注射胰岛素时,要避开以脐为中心、直径5厘米以内的区域(可通过将患者的手握成拳置于脐部来估计,拳头以外的区域可注射),同时不可靠近双侧腰部,不然容易注射到肌肉。其二是上臂外侧的中1/3处,这里的胰岛素吸收速度仅次于腹部,不过一般自我注射不便,可由家人或医护人员协助。把上臂从肩峰到肘部平均分成3段,适合在上臂中段的外侧或后侧注射,内侧禁止注射,因为内侧血管和神经丰富,注射会很疼,而且容易感染。其三为双侧大腿前外侧的上1/3处,该部位胰岛素吸收速度较慢,仅比臀部略快一点。其四是双侧臀部的外上侧,臀部皮下组织最厚,吸收率低,吸收速度最慢。

2.关于胰岛素注射部位的轮换:一是有不同注射部位的轮换(大轮换)和同一注射部位内的区域轮换(小轮换)。二是把每个区域轮换的注射部位分成4个象限(腹部)或者2个象限(大腿、臀部和上臂),1个象限使用1周,然后下周按顺时针或者逆时针移到另一个象限;或者每次使用1个象限,每次都进行替换。三是在同一象限内,要在距离上次注射至少1厘米(大约成人一指宽)的位置进行注射,防止重复造成组织创伤。四是不同注射部位之间的轮换,可按照腹部、上臂、大腿、臀部的顺序依次轮换。在每日多次注射时,要遵循“每天同一时间,注射同一部位;每天不同时间,注射不同部位”的原则,或者左右轮换。

真相二:饮食控制是基础护理

1.碳水化合物的选择:糖尿病患者不能完全拒绝碳水化合物,而是要选择合适的种类。全谷物、豆类、薯类等富含膳食纤维的复杂碳水化合物是较好的选择。例如,用糙米饭代替白米饭,食用红薯、玉米等作为主食的一部分。

2.定时定量进餐:规律的进餐时间有助于稳定血糖,糖尿病患者应尽量保持每天三餐的时间固定。

真相三:运动护理要适度且科学

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游泳、骑自行车等可以提高身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促进葡萄糖的利用。同时,对于身体状况较好的患者,适当加入一些力量训练,如使用轻哑铃进行上肢锻炼、深蹲等,有助于增加肌肉量。肌肉量的增加可以提高基础代谢率,进一步改善血糖控制。

真相四:血糖监测不可少

糖尿病患者的类型不同,其血糖监测频率也存在差异。若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效果差或者病情严重,最好每周进行4-7天的全天血糖监测。血糖控制达标的糖尿病患者,每周可监测1-2天。接受胰岛素治疗的糖尿病患者,开始时每天可监测5次甚至8次,从而为医生提供完整的血糖谱,以便医生能更加合理、有效地调整糖尿病治疗方案。

自我血糖监测的时间点包含三餐前血糖、三餐后2小时血糖、睡前血糖、夜间3点血糖,还有其他时间点的血糖监测(例如发生低血糖时的即刻血糖监测)。

真相五:心理护理同样重要

长期患有糖尿病,患者往往面临着各种压力。一方面是对疾病本身的担忧,如并发症的发生;另一方面是来自生活方式改变的压力,如饮食控制、胰岛素注射等带来的不便。这些压力可能导致患者出现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患者自身应积极调整心态,可以通过参加糖尿病患者俱乐部、与其他患者交流经验等方式来减轻心理负担。家属和医护人员也应给予患者足够的关心和支持,鼓励患者坚持治疗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同时,患者可以培养一些兴趣爱好,如绘画、书法、音乐等,以转移对疾病的注意力,提高生活质量。

糖尿病患者的日常护理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胰岛素只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多方面护理措施,糖尿病患者才能更好地控制血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