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透析患者而言,透析治疗虽能部分替代肾脏功能,但日常饮食护理同样是维持健康的关键防线。科学合理的饮食不仅能改善营养状况,还能有效减少并发症,提升生活质量。接下来,我们将从多个维度解析透析患者的饮食护理要点。
1.透析患者饮食护理的必要性
肾脏是人体重要的排泄和代谢器官,透析患者的肾脏功能已严重受损,无法正常调节体内的水分、电解质及代谢废物。若饮食不加节制,过多摄入水分可能导致水肿、血压骤升,甚至引发心力衰竭;钾、磷等电解质摄入过量,会引发高钾血症、高磷血症,进而出现心律失常、皮肤瘙痒、骨骼病变等问题。而合理的饮食护理,能为透析患者补充必要营养,维持机体代谢平衡,增强免疫力,降低感染风险,是延续生命、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保障。
2.透析患者饮食的核心原则
(1)蛋白质:精准摄入保营养
透析过程中,患者会丢失一定量的蛋白质,因此需保证充足的蛋白质摄入。一般来说,血液透析患者每日蛋白质摄入量应达到1.2-1.5g/kg体重,腹膜透析患者为1.2-1.3g/kg体重,且优质蛋白质要占总摄入量的50-70%。鸡蛋、牛奶、瘦肉、鱼类、豆类及其制品都是优质蛋白质的良好来源。例如,一位体重60kg的血液透析患者,每天需摄入72-90g蛋白质,相当于3个鸡蛋(约18g蛋白质)、200ml牛奶(约6g蛋白质)、100g瘦肉(约20g蛋白质)和50g豆腐(约8g蛋白质)的组合。
(2)水分:严格管控防负担
透析患者肾脏排水能力减弱,必须严格控制水分摄入。每日进水量通常为前一日尿量加500ml。这里的“水”不仅指饮用水,还包括粥、汤、水果等食物中的水分。患者可以使用有刻度的杯子喝水,定量分配全天饮水量;吃含水量高的水果时,也需适当减少饮水量。若出现水肿、血压升高的情况,则要进一步减少水分摄入。
(3)电解质:合理限制保平衡
钠:过多的钠会造成水钠潴留,引发水肿和高血压。透析患者每日食盐摄入量应控制在3-5g,同时要警惕酱油、咸菜、腌制品、加工肉类等“隐形盐”。烹饪时可尝试用香料、柠檬汁、醋等调味品代替部分食盐,增添食物风味。
钾:肾脏排钾功能下降,高钾血症是透析患者常见的危险并发症。应避免食用香蕉、橙子、土豆、菠菜、海带等高钾食物。蔬菜可先焯水再烹饪,降低钾含量;水果选择苹果、草莓等含钾较低的品种,并注意控制食用量。
磷:高磷血症会导致钙磷代谢紊乱,引发肾性骨病。透析患者需限制磷的摄入,每日不超过800-1000mg,少吃动物内脏、坚果、全谷类、碳酸饮料等含磷高的食物,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服用磷结合剂。
3.不同透析方式的饮食差异
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的原理和特点不同,饮食护理也存在差异。血液透析会丢失部分氨基酸和蛋白质,更需保证蛋白质摄入;透析前应减少水分摄入,避免透析中因水分过多引发低血压;透析后可根据身体状况适量补充营养。腹膜透析是持续缓慢地进行溶质和水分交换,蛋白质丢失相对较多,除保证蛋白质摄入外,同样要控制水分、钠、钾、磷的摄入,但饮食限制相对宽松一些。
4.饮食护理小贴士
规律进餐:养成定时定量的饮食习惯,避免暴饮暴食,有助于稳定血糖、血压,促进营养吸收。
科学烹饪:采用蒸煮炖等健康的烹饪方式,减少油炸、油煎,既能降低食物油脂含量,又能最大程度保留营养成分。
关注药物与饮食的相互作用:部分药物会影响食物的吸收或代谢,如铁剂不宜与茶、咖啡同服;有些药物可能增加钾的吸收,需及时与医生沟通,调整饮食方案。
通过科学合理的饮食护理,透析患者能够更好地管理自身健康,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在透析治疗的道路上走得更稳、更远。每一次正确的饮食选择,都是对生命的有力守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