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广播电视报由四川广播电视台主管,是优秀的省级媒体平台,平台汇聚全国名医,展示优秀科普内容,促进社会健康知识普及,提升全民健康素养,科学普及、健康同行是我们平台的使命和目标!
当前时间:2025年08月14日 星期四
家有糖尿病患者如何护理?

作者:梁秋玲

四川省广元市剑阁县普安镇中心卫生院发布时间:2024-12-20 15:11:551278次浏览[发表证书]

糖尿病属于慢性代谢性疾病,该疾病近年来在人群当中的发病率较高,现阶段此疾病还无法彻底治愈,在患病后需加强长期的健康管理,方可控制病情发展、稳定血糖、预防并发症。如果家中有糖尿病患者时做好日常家庭护理非常重要,以下就对糖尿病患者的家庭护理方法做一介绍。

1.饮食护理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做好严格的饮食控制是疾病管理中的重要基础,合理科学的日常饮食不仅可调节血糖水平,使其恢复至正常范围内,同时还可减轻患者的胰岛负担,抑制病情发展。糖尿病患者的日常饮食中需要遵循均衡、定量以及规律的基本原则,碳水化合物摄入需要进行严格的控制,原因在于过多的碳水化合物摄入可造成血糖水平升高,日常要尽量减少食用各类精米、精面,这类食物的升糖指数比较高,可以选择糙米、燕麦等全谷类食物进行取代,此类食物的升糖指数相对较低,同时富含膳食纤维,可防止餐后血糖快速升高。各类含糖饮料、高糖水果以及糕点也要严格限制。日常要确保蛋白质的摄取,蛋白质是我们人体组织修复以及维持各项生理功能的物质基础,糖尿病患者可以选择一些优质蛋白,比如瘦肉、奶类、豆类以及蛋类等,特别是鱼肉当中含有不饱和的脂肪酸,对于维护心血管健康大有裨益。蔬菜是糖尿病患者的有益选择,蔬菜当中含有膳食纤维、维生素以及矿物质,同时热量较低,升糖指数较低,新鲜的绿叶蔬菜、苦瓜、黄瓜以及西兰花等都是患者的不错选择。在水果方面可以优选升糖指数较低的水果,如蓝莓、草莓、柚子等,然而要严格控制水果的食用量,可以在两餐之间少量食用,以免造成餐后血糖水平过高。

2.运动护理

糖尿病患者规律的运动锻炼能够提升机体胰岛素敏感性,有利于葡萄糖的利用和吸收,对于降低血糖很有帮助,同时还可提升心肺功能,避免肥胖。糖尿病患者日常运动锻炼时可遵循科学适度的基本原则,可以选择一些有氧运动项目,如自行车、散步、太极拳、游泳以及慢跑等,确保运动量适中,坚持锻炼能够消耗机体当中的多余糖分,提升心肺耐力,每次的运动时间应达到30分钟以上,每周的运动总时间为150分钟左右,以中等强度训练为主。糖尿病患者通常建议选择餐后1-2小时开始进行运动,该阶段血糖水平较为稳定,进行运动锻炼不易出现低血糖,千万不可在空腹时参与运动锻炼,这很容易引起低血糖。同时运动期间要严格控制运动强度和时间,确保身体能够逐渐适应,发现运动期间有头晕、心慌、恶心、出汗等症状,要及时停止运动,并食用随身携带的糖果、饼干等食物。

3.血糖监测

糖尿病患者日常要做好定期的血糖监测与记录,这可以为治疗方案的调整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日常可对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以及睡前血糖进行监测与记录,除此以外,需定期遵医嘱入院接受糖化血红蛋白的检测,以便医生对于近期的血糖控制效果进行评估,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4.药物护理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坚持正确、规范化的药物治疗是控制血糖、抑制病情发展的重要措施,对接受口服降糖药物治疗的患者需要严格遵循医嘱做到按时按量用药,千万不可擅自停药以及随意更改药物剂量,这会对血糖控制效果造成不利影响。接受胰岛素注射治疗的患者要掌握胰岛素的正确储存方法以及注射操作方法,对于未开封的胰岛素可以将其储存于2-8°C的环境中,防止药物冷冻。已经开封的药物可于常温下保存,通常使用期限应控制在一个月以内。在药物注射前要对注射部位皮肤进行清洁消毒,同时注射部位也需要定期更换,要严格遵循医嘱进行准确的胰岛素注射,避免剂量不准而引起血糖波动。

5.心理护理

糖尿病属于慢性病,很多患者的思想压力较高,不良情绪显著,对于患者的血糖控制、生活质量造成不良影响,所以家庭护理中心理护理非常重要,作为家人要给予患者理解、陪伴和关爱,耐心倾听患者的内心想法,患者也要积极的参与户外活动、社交活动,培养兴趣爱好,分散对疾病的注意力,还要多学习有关糖尿病的健康科普知识,减轻思想压力。

糖尿病属于慢性疾病,而做好日常家庭护理有利于控制血糖、预防并发症、提升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