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广播电视报由四川广播电视台主管,是优秀的省级媒体平台,平台汇聚全国名医,展示优秀科普内容,促进社会健康知识普及,提升全民健康素养,科学普及、健康同行是我们平台的使命和目标!
当前时间:2025年08月02日 星期六
肺癌护理全攻略:从日常照护到康复管理的科学指南

作者:史潇潇

吉林市中心医院 发布时间:2025-05-09 10:43:27600次浏览[发表证书]

肺癌作为我国发病率和死亡率双高的恶性肿瘤,其诊疗过程不仅需要医学技术的支撑,更离不开科学细致的护理配合。对于肺癌患者及其家属而言,掌握正确的护理知识,能有效提升生活质量、辅助治疗效果。

以下从诊断期、治疗期到康复期,为大家详解肺癌护理的关键要点。

1.确诊初期:心理调适与基础护理

当患者被确诊为肺癌时,往往会经历震惊、恐惧、焦虑等复杂情绪,此时家属需扮演“心理缓冲器”的角色。可通过分享成功治疗案例、陪同参与医患沟通会等方式,帮助患者建立治疗信心;也可引导患者记录情绪日记,通过书写释放压力,必要时联系医院心理科进行专业干预。同时,基础护理要注重营造舒适环境:保持室内温湿度适宜(温度22~26℃、湿度50%~60%),每日通风2~3次,避免油烟、粉尘等刺激性因素。若患者出现咳嗽、咳痰症状,可协助其采取半卧位,轻拍背部促进排痰,痰液黏稠时建议多饮温水或遵医嘱雾化吸入,饮水量以每日1500~2000毫升为宜。

2.治疗阶段:对症护理与副作用管理

1)手术患者的围术期护理

肺癌手术患者术后需特别关注呼吸功能恢复。家属可指导患者进行腹式呼吸训练:平卧屈膝,一手放胸前、一手放腹部,吸气时腹部隆起,呼气时腹部凹陷,每次10~15分钟,每日3~4次;同时可配合呼吸训练器,每天练习3组,每组10次,以增强肺功能。同时观察切口情况,若出现渗血、红肿或异常渗液,需及时告知医护人员。术后饮食遵循“循序渐进”原则:先从流质饮食(如米汤、藕粉)开始,逐步过渡到半流质(粥、蛋羹),再到软食,避免食用产气食物(如豆类、碳酸饮料)。术后24小时可在医生允许下下床活动,先在床边站立,再缓慢行走,以促进胃肠蠕动。

2)放化疗患者的副作用应对

放射治疗常导致放射性肺炎或皮肤损伤。患者需穿宽松棉质衣物,避免照射野皮肤摩擦、暴晒,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保护性药膏;若出现干咳、气短,应及时就医,必要时进行吸氧治疗。化疗最常见的副作用是消化道反应和骨髓抑制。饮食上宜清淡易消化,可少量多餐,呕吐后用温水漱口;推荐山药莲子粥(山药50克、莲子30克、粳米100克)等健脾和胃的食谱,帮助缓解恶心症状。若白细胞计数降低,需注意预防感染,减少探视、避免去人群密集场所,可适当食用猪肝、红枣等补铁食物。部分患者会出现脱发,可提前准备假发或帽子,减轻心理压力,脱发期间用温和洗发水轻柔清洁头皮。

3.康复期:营养支持与功能锻炼

1)个性化营养方案

肺癌患者的营养需求高于常人,需保证优质蛋白(鱼、蛋、奶、豆制品)、新鲜蔬果的摄入。中医认为肺癌患者多存在气虚阴虚,可适当食用山药、百合、银耳等食材,推荐银耳百合羹(银耳15克、

百合10克、冰糖适量)滋阴润肺;放化疗后出现脾胃虚弱者,可用红枣、小米、茯苓煮粥调理。需注意的是,民间“发物”说法缺乏科学依据,除非明确过敏,否则不应盲目忌口,以免导致营养不良。建议每周制定食谱时,确保食材种类不少于15种,保证营养均衡。

2)循序渐进的运动计划

根据患者体力状况制定运动方案:体力较好者可选择快走、太极拳、八段锦等有氧运动,每次30分钟,每周5次,运动时可佩戴计步器监测运动量;体力较弱者可进行床边肢体伸展、呼吸操练习。运动时需监测心率(不超过100/分钟),若出现胸闷、气短应立即停止。肺功能锻炼推荐“缩唇呼吸法”:用鼻吸气2秒,口呈吹口哨状缓慢呼气4秒,可增强呼吸肌力量,配合“吹气球训练”(每天3次,每次吹5~10个)效果更佳。

4.居家护理的注意事项

家庭环境中要严格戒烟,同时避免二手烟暴露,研究表明二手烟会使肺癌患者复发风险增加30%,可在家中安装空气净化器改善空气质量。定期监测患者体温、体重变化,体重持续下降可能提示肿瘤进展或营养不良,建议每周固定时间称重并记录。

此外,心理护理贯穿始终,家属可鼓励患者参与社交活动,如加入抗癌协会、参加病友交流会,通过群体支持缓解孤独感;也可引导患者培养兴趣爱好,如绘画、听音乐,转移对疾病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