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广播电视报由四川广播电视台主管,是优秀的省级媒体平台,平台汇聚全国名医,展示优秀科普内容,促进社会健康知识普及,提升全民健康素养,科学普及、健康同行是我们平台的使命和目标!
当前时间:2025年10月31日 星期五
高校官方新媒体平台在校园网络舆情引导中的叙事策略研究

2025-07-04

作者:周莹莹(中共北京市委前线杂志社)777次浏览[发表证书]

一、全媒体时代高校网络舆情的新特征

全媒体技术的迅猛发展使高校网络舆情呈现出与传统媒体时代截然不同的新特征。全程媒体实现了信息传播的无缝衔接,全息媒体融合了多种形式的信息呈现方式,全员媒体形成了“人人都有麦克风”的传播格局,全效媒体则使舆情传播效果呈现指数级放大效应。

高校网络舆情表现出三个显著特点:主体特殊性方面,大学生群体思想活跃但社会阅历尚浅,容易产生错误判断;内容多样性方面,话题范围广泛且易涉及意识形态问题;受众多元性方面,高校舆情受众可能扩展到社会各界甚至国际范围。

面对这些新特征,高校官方新媒体平台在舆情引导中面临诸多挑战:话语权分散使传统主流舆论场影响力减弱;舆情发酵速度加快要求高校必须在更短时间内做出反应;真假信息难辨增加了舆情引导的难度;次生危机风险升高,处理不当可能引发更大范围的负面效应。

二、高校官方新媒体平台的叙事困境

当前高校官方新媒体平台在舆情引导实践中普遍存在叙事理念滞后的问题。许多高校仍保持“单向传播”思维,导致与数字原住民学生群体产生认知错位。如某高校删除毕业生深情寄语却拒绝说明原因,采用“鸵鸟策略”冷处理,反而助推话题登上热搜。

在叙事内容方面,高校官方平台普遍存在“官方化”倾向,发布内容多为政策文件、会议报道等高度凝练的官方信息,缺少生动阐释和人性化表达。相比之下,山东轻工职业学院“小青宁”舆情信息队伍以"网言网语"为纽带,构建“接地气、有朝气、聚人气”的内容生态。

叙事方式的机械化也是突出问题。许多高校新媒体平台仍采用传统说教方式,缺乏创新表达和情感共鸣。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在这方面做出了有益探索,其公众号推文《它来了,快跑!》以悬念设置吸引阅读;《哇,大瓜……》套用网络语言“大瓜”,将师生培育的“太空南瓜”与年轻学子产生情感。

人才队伍建设不足制约了叙事水平的提升。目前大多数高校缺乏专业化队伍,舆情工作多由宣传部、学工干部兼任。安徽高校媒体融合发展交流会指出,需“以智慧创新驱动融媒发展、以开放协作构建传播生态”。

三、优化舆情引导的叙事策略

面对全媒体时代的传播变革,高校官方新媒体平台需构建系统性叙事框架。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开发“小金瞭望”舆情监测系统,实时监测校园相关全网动态,同时组建网军队伍,开展意识形态专题培训与网络舆情实时演练。

在选题策划层面,高校应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金华职业技术学院《这枚鸡蛋,藏不住了》通过视觉呈现机械专业的精密“蛋雕”工艺,阐述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江西财经职业学院的短视频作品《最贵的一课》则聚焦大学生高发的金融诈骗陷阱。

内容生产应遵循“有意义且有意思”的原则。金华职业技术学院打造“别样金职”系列报道,如《很“土”很优秀》讲述蔬菜教授、水产专家等师生在脱贫攻坚中的故事。山东轻工职业学院“小青宁”队伍用VR重构非遗传播新场景,让传统文化“开口说话”。

表达方式创新是提升传播效果的关键。高校应善用共情表达和情感共振,通过悬念制造、谐音运用等方式吸引受众。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公众号推文打开率增长2.5倍,视频号超半数短视频获各类主流平台推荐。

传播渠道整合能最大化叙事影响力。高校应构建全媒体矩阵,实现内容的多平台分发和差异化呈现。金华职业技术学院打造五大栏目,通过内容创新实现跨圈传播,3年来公众号常读用户数从2万上升到6万。

四、典型案例与实践启示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构建了正能量引导、具有亲和形象的话语体系。其“小金瞭望”舆情监测系统实现了全网动态实时监测,数字化赋能网评员工作平台确保24小时通信通畅。在内容生产方面,学校创新选题策划思维模式,公众号长推文阅读完成率均超过50%

山东轻工职业学院“小青宁”舆情信息队伍展示了学生参与舆情引导的创新模式。这支队伍依托“阳光小青”数字平台,采取网络+网格模式,一年内使吐槽类问题下降34%。在文化传播方面,队伍为陶瓷琉璃博览会等30余场大型活动提供服务,累计发布信息2600余条。

江西财经职业学院的《最贵的一课》展现了专业内容与艺术表达的完美结合。这部作品由多学院联合创作,以电影化叙事手法将专业金融知识转化为震撼人心的视听语言。作品被纳入该校金融安全教育资源库,实现全校覆盖。

这些案例共同揭示了高校舆情引导的成功要素:机制建设是基础,内容创新是关键,技术赋能是支撑,队伍建设是保障,学生参与是特色。

五、构建舆情引导新格局的对策建议

高校需从理念、机制、内容、技术、人才等多维度创新。在理念层面,应确立舆情危机意识,避免删帖、禁言等简单粗暴的处理方式。体制机制创新方面,可借鉴金华职业技术学院成立金职媒体联盟的经验,集合校大学生记者团及校内新媒体工作室。

在内容生产体系方面,高校应打造特色品牌栏目。如芜湖学院正能量网络达人刘宇轩以抖音传播京剧唱段获1400万浏览量的案例表明,守正创新的内容能够取得良好传播效果。高校还可建立“毕业生内容绿色通道”,避免出现舆情危机。

技术赋能是提升舆情引导能力的重要支撑。高校应构建智慧化舆情监测与引导系统。山东轻工职业学院探索AI技术+红色IP”的融媒创作路径,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则通过数字化赋能网评员工作平台建设。

人才队伍培养是舆情引导工作的长效保障。高校应以宣传工作队伍为基础,选拔了解全媒体生态状况的人才。可借鉴金华职业技术学院与金华传媒集团合作成立融媒体学院的经验。同时,培育一批思想先进的学生舆论引导者。

构建全媒体时代高校舆情引导新格局,需要高校转变传统思维,主动适应传播变革。通过理念创新、机制完善、内容优化、技术赋能和人才培养的系统推进,高校官方新媒体平台能够有效提升叙事能力和引导效果,为营造清朗网络空间、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