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是人类情感的核心,它贯穿于我们的生活,渗透进我们的心灵。而在众多爱的形式中,有一种爱,它特殊且珍贵,那就是对“问题学生”的爱。
一、“问题学生”的定义
“问题学生”是指因家庭、社会、学校等外部因素及自身原因,在思想、心理、行为或学习等方面偏离常态的学生群体。
二、“问题学生”的转化实践经验分享
1.消除敌意,建立信任感
在我的印象中,喜欢引起别人注意的孩子,多数是因为缺少父母关爱所造成的,所以班主任要多加关爱。我觉得班主任要做的是用爱心去温暖他缺失的母爱,消除他的敌对情绪。
因此,我经常走到他身边,有意识地摸摸他的肩。随时关注他的一言一行,使其觉得老师是喜欢我的。
2.家校联系,建立亲情感
经常性与其监护人和家长沟通,把孩子在学校的进步加以表扬,把缺点进行善意的提醒;了解孩子在家的表现,提醒监护人要尽到孩子的监管责任。
让其监护人知道教育好自己的孩子是监护人的职责所在,教给监护人一些掌握教育孩子好的方式方法。不要一味的批评、责怪孩子,应对孩子多加引导,逐渐使孩子走上正轨。经过一段时间家校共同努力,该学生在心理上发生了大的转变,已经不再那么倔强。
3.帮助提高,增强自信心
(1)加强功课辅导
该学生对老师的关爱以及学习成绩的辅导其实挺在意的,在前不久听写的12个单词中,有4个单词是正确的,我高兴的表扬了他。
简单的一句表扬,他感到非常自豪,觉得自己还是挺优秀的。可是他已经养成了不愿学习的习惯,特别是当老师布置的作业稍多的时候就显得非常的不高兴。一有空时,我将他独自留下,或带进办公室,找他谈心,了解他的想法,开导他的思想,辅导他听写单词,每当他写对了的时候我及时加以鼓励,他也表现出了非常的认真,久而久之,他书写的速度也快了起来。我在班上对其进步进行了大张旗鼓的表扬,以此提高他的学习兴趣,增强他学习的自信心。
(2)加强心理引导
在课堂上,只要他认真听课,认真读书,我就加以鼓励、表扬,提高他的学习积极性,使其主动学习意识增强。只要发现他有进步,我就毫不吝啬的进行表扬,树立他学习的自信心,逐渐让他有追求更高目标的愿望。
每当我看见他认真读书时,会不由自主地加以鼓励。看到他晨读不开口时,我会鼓励他:“教室里最悦耳的声音是你琅琅的读书声,赶快大声读书吧,其他同学听到,也会被你的琅琅读书声所吸引!”平时看到他因为我的要求写好了一次作业,我会真诚地夸奖:“要是你的作业每次都写得这么好,那该多棒啊!”如此的表扬不但培育了他的自信心,而且使其有目标可寻,他也就不会产生知足感。
(3)创造更多表现机会
我协同科任老师,课堂上,多创造一些平台给他表现,下课后,多加以辅导。他这种诸多不良习惯的养成,其实归根结底是家庭缺少关爱所导致的。所以在课堂上班科教师要多给学生尝试成功的机会,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不断增加他的良性刺激,激发他的自信心。
4.师生交流、架起爱的桥梁
加强师生交流,架起爱的桥梁,使其感受到老师就像自己的亲生父母,从而弥补缺少父母的关爱。刚分到班上时,他性
格比较孤僻,同学们都不喜欢和他玩耍,他对老师的询问毫不在意,故意装作不知道的样子。不愿意和别人说话,我不着急,而是主动与之接近,和他一起做游戏,一起活动,和他交朋友,慢慢缩短我们之间的心理距离,消除了他的内心焦虑和不安。久而久之,他变得不再抵触,也开始喜欢与老师和同学交朋友了。
三、关爱“问题学生”,
助力他们走向美好未来对缺少父母关爱的问题学生,教师更应该为他们创造与其他学生一样平等的生活、学习环境。问题学生在不断的成长,心理还不够成熟,在和谐的班集体中更容易认识到自己的缺点,改正自己的不足,他们会以健康的心态正视自己,会以积极的行为超越过去,助力他们走向美好未来。
家庭环境与学校教育对学生的成长非常重要。环境是改变学生成长的重要因素,只有营造一个轻松、和谐、温馨的环境,才能使学生健康成长。
对问题学生,不能轻易放弃,班主任要了解问题学生的根源,多从心理的角度去思考,并给予真诚的关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