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手足口病。虽然我的名字听起来有点吓人,但今天我想亲自和大家聊聊我的故事,让各位爸爸妈妈和小朋友们更好地了解我。
1.我是谁?
我是“肠道病毒大家族”中的一员,我有很多种“分身”,最常见的两种“分身”是柯萨奇病毒A16型和肠道病毒71型(EV71),其中肠道病毒71型“分身”生气起来可是很凶的哦!我的体型微小,眼睛是无法看到我的,需要通过电子显微镜才能看见,但这丝毫不影响我在小朋友之间的“知名度”。
我特别喜欢5岁以下的小朋友,尤其是那些刚上幼儿园、喜欢和同伴手拉手玩耍的小可爱。每年春夏季节(4~7月)和初秋(9~11月)是我最活跃的时候,幼儿园和游乐场都是我的“热门打卡地”。
2.我是如何旅行的?
我的传播方式可多了:
(1)亲密接触:生病小朋友的疱疹液、粪便、唾液都是我的“交通工具”。(2)飞沫快线:当生病的小朋友咳嗽或者打喷嚏时,我就能通过飞沫开启空中旅行。(3)物品接力:餐具、门把手、玩具、毛巾…… 我都能藏身!
3.我在人体内的冒险之旅
进入新宿主后,我的旅程才真正开始:
第1~3天:我在咽喉和肠道悄悄复制,这时小主人可能毫无察觉。(备注:潜伏期多为2~10天,平均3~5天。)
第3~5天:小主人开始出现发热,食欲不振、嗓子痛、呕吐等“烟雾弹”症状。
第5~7天(一般为发热后2天):我的代表性作品出现了——口腔疱疹和手足皮疹。口腔粘膜表现:开始是小红点,很快变成周围有红晕的灰白色疱疹,多出现在舌、颊黏膜和硬腭。手掌脚底皮疹:起初表现为红色斑丘疹,部分发展为疱疹,像被蚊子咬过但大部分不会痒。其他部位:膝盖、臀部有时也会出现皮疹哦!
4.需要警惕的特殊情况
虽然大多数时候我只想和小朋友“玩一玩”,大多数宝宝7~10天就能自行恢复。但是要是碰到EV71型的我,可能就比较“棘手”了,因为我生气的时候可凶了。如果出现以下情况要立即带小宝贝去找医生,我可能是生气了,正在攻击小宝贝的神经、心肺系统了:(1)持续高热(39℃以上)不退。(2)精神差、嗜睡、头痛、呕吐、烦躁、肢体抖动。(3)心率和呼吸增快、出冷汗、四肢末梢发凉、皮肤发花。(4)呼吸急促、口唇紫绀、咳粉红色泡沫痰或血性液体。
5.如何应对我的到访?
目前还没有专门对付我的特效药,但可以这样缓解不适:
(1)发热:体温未超过38.5℃,可用温水擦浴、使用退热贴等物理降温,超过38.5℃可应用退热药物治疗。常用药物有:布洛芬(6月龄及以上的宝贝使用),5~10mg/(kg·次);对乙酰氨基酚(2月龄以上的宝贝使用),10~15mg/(kg·次);两次用药的间隔时间至少6小时。(2)口腔护理:凉流质食物(如牛奶),避免酸性刺激,如果小宝贝不肯吃东西,可尝试使用吸管避开口腔溃疡部分或者选择布丁、藕粉等滑润食物。(3)皮疹处理:保持清洁干燥,避免抓破。如果出现疱疹破溃,一般保持清洁干燥即可,不需要特殊处理。如果继发感染可以外用抗生素软膏。(4)隔离休息:至少在家休息2周,且症状完全消失后才能出门!(5)住院期间治疗:医生会根据小宝贝的具体情况应用相关药物及给予相应的支持,宝爸宝妈们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哦!
6.预防胜于治疗
想阻止我的传播?记住这些防护措施:
(1)洗手:饭前便后、外出回家要及时洗手。
(2)消毒:玩具、家具表面定期清洁。(3)隔离:生病了的小朋友应在家好好休息,不能随便外出。(4)打疫苗:EV-A71型灭活疫苗可预防我的EV-A71分身感染所致的手足口病,记住6月龄~5岁小朋友可接种,总的接种2剂,中间间隔1个月,建议12月龄前完成接种哦!
7.关于我的常见误解
误解1:得了手足口病一定发会留疤?我的澄清:我的疱疹通常不留痕迹的。误解2:只有小孩才会得手足口病?我的澄清:成人也可能感染,宝爸宝妈们可别大意啊!误解3:打了疫苗以后就不会得手足口病了?我的澄清:EV-A71型灭活疫苗能有效的减低我EV-A71分身的风险,但别忘了,我还有其他的分身呢!误解4:
得过一次手足口病就能免疫了?我的澄清:我的不同型分身可能导致再次感染哦!
希望通过这次坦诚的自我介绍,能让大家不再那么害怕我,更科学地认识我。记住,做好预防措施,我就很难找到新朋友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