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孕是女性生命中一段特殊的旅程,但这段旅程并非总是一帆风顺。妊娠期高血压是孕期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它可能悄无声息地影响母婴健康,严重时甚至威胁生命。许多准妈妈对这一疾病了解不足,认为“血压高点没关系”或“生完孩子就好了”,这种轻视往往带来严重后果。那么,准妈妈在家应注意什么,又该如何识别紧急情况呢?
1.妊娠期高血压:藏在平静下的“隐形杀手”
妊娠期高血压并非普通的高血压,它是孕期特有的疾病,通常在怀孕20周后出现。简单来说,就是怀孕期间血压突然升高,超过正常范围。正常血压一般低于120/80毫米汞柱,而妊娠期高血压的诊断标准是收缩压(高压)≥140毫米汞柱,或舒张压(低压)≥90毫米汞柱,且两次测量间隔至少4小时。
为什么说它是“隐形杀手”?因为很多准妈妈早期没有明显症状,可能只是偶尔头晕或水肿,容易被忽视。但如果不及时干预,高血压可能引发子痫前期、子痫等严重并发症,导致胎盘早剥、胎儿生长受限,甚至母婴死亡。更危险的是,即使产后血压恢复正常,未来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也会显著增加。
2.居家监测:用简单工具守护母婴安全
既然妊娠期高血压如此危险,准妈妈们该如何在家自我监测呢?其实,只需掌握两个关键工具:血压计和体重秤。
(1)血压计:每天两次的“健康打卡”。家庭血压监测是发现高血压最直接的方法。建议准妈妈准备一台上臂式电子血压计(比手腕式更准确),每天固定时间测量血压,如早晨起床后和晚上睡觉前。测量前避免剧烈运动、情绪激动或喝咖啡,保持安静状态5分钟。测量时,手臂平放,与心脏保持同一水平,袖带紧贴皮肤但不过紧。如果连续两天测得血压超过140/90毫米汞柱,或单次测量值明显升高(比如高压突然超过160),需立即联系医生。即使血压在临界值(如130/85),也应提高警惕,增加监测频率。
(2)体重秤:水肿可能是危险信号。孕期体重增加是正常现象,但突然快速增重可能提示水肿,尤其是下肢和面部水肿。妊娠期高血压常伴随蛋白尿,导致体内水分潴留,引发水肿。建议准妈妈每周固定一天、同一时间(如晨起空腹)称体重,并记录变化。如果一周内体重增加超过2公斤,或下肢按下去凹陷不回弹,需警惕高血压相关并发症。
(3)尿蛋白自测:简单试纸大作用。尿蛋白是妊娠期高血压的重要指标,但居家难以直接测量。不过,准妈妈可以观察尿液:如果泡沫多且长时间不消散,可能提示蛋白尿。更准确的方法是使用尿蛋白试纸(药店可购),按说明书操作。如果试纸显示阳性(变色),需尽快就医检查。
3.紧急情况识别:这些信号必须立刻就医
妊娠期高血压的可怕之处在于它的“突然恶化”。即使平时血压控制良好,也可能在短时间内发展为子痫前期或子痫,危及生命。因此,准妈妈们必须学会识别以下紧急信号:
持续性头痛,尤其是前额或后脑勺疼痛,可能伴随视力模糊(如看到闪光点、黑影)或上腹部疼痛(像被重物压住)。
这些症状提示高血压可能已影响大脑或肝脏,需立即就医。
呼吸急促或喘不过气。如果突然感到呼吸困难,即使静坐也喘不上气,可能是高血压引发的心肺功能异常。这种情况非常危险,需紧急处理。
胎动减少或消失。胎儿通过胎盘获取氧气和营养,高血压可能导致胎盘功能下降,胎儿缺氧。如果平时活泼的宝宝突然变得安静,或12小时内胎动少于10次,需立即检查。
抽搐或昏迷。这是子痫的典型表现,表现为突然意识丧失、全身抽搐、口吐白沫。一旦发生,家人需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并将患者侧卧,防止窒息。
总之,妊娠期高血压是一场需要母婴共同面对的挑战,但通过科学的居家监测和及时就医,绝大多数准妈妈都能平安度过孕期。不要因为“怕麻烦”或“觉得没事”而忽视身体发出的信号。每一次血压测量、每一份产检报告,都是对生命的守护。愿每一位准妈妈都能被温柔以待,迎来健康可爱的宝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