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广播电视报由四川广播电视台主管,是优秀的省级媒体平台,平台汇聚全国名医,展示优秀科普内容,促进社会健康知识普及,提升全民健康素养,科学普及、健康同行是我们平台的使命和目标!
当前时间:2025年11月03日 星期一
颅内压增高时为何禁忌高位灌肠?

2025-06-27

作者:武玉玲来宾市人民医院 925次浏览[发表证书]

颅内压增高是神经外科常见且严重病理状态,可由多种病因引发,对患者神经系统功能及生命安全构成重大威胁。高位灌肠是一种常见临床操作,常用于肠道准备、治疗便秘等。但在颅内压增高情况下,高位灌肠被严格列为禁忌。本文从颅内压增高机制、高位灌肠特点及二者之间相互作用等进行详细阐述。

1.颅内压增高相关知识

1)颅内压概念:颅腔如同一个相对封闭空间,容纳着大脑、血液与脑脊液等物质。颅内压即颅腔内容物对颅腔壁产生压力,正常情况下保持在稳定范围,以维持大脑正常运转。(2)颅内压增高原因:脑部受伤会导致脑出血、脑组织肿胀,使颅腔内容物增多,压力升高;脑部肿瘤不断生长占据空间,增加颅内压力;脑部感染引发炎症反应,造成液体渗出,也会使颅内压升高。(3)颅内压增高危害:颅内压持续升高会压迫脑血管,影响大脑血液供应,导致大脑缺氧,损伤甚至导致脑细胞死亡,严重时会引发脑疝,压迫脑干等重要结构,危及生命。

2.高位灌肠相关知识 1)灌肠基本原理:灌肠是向直肠内灌入液体,刺激肠道蠕动,帮助排出粪便与气体,起到清洁肠道作用。(2)高位灌肠特点:与普通灌肠不同,高位灌肠将液体灌入降结肠、横结肠等更高位置,使用灌肠液量较多,灌液速度较快,目的在于更彻底清洁肠道。(3)高位灌肠常见用途:在肠道手术前,高位灌肠可清除肠道粪便,降低手术感染风险;对于便秘患者,若普通治疗效果不佳,可尝试高位灌肠;在结肠镜检查等检查前,高位灌肠可使肠道更清洁,便于观察。

3.颅内压增高时高位灌肠风险

1)导致腹压急剧升高:高位灌肠时,大量灌肠液快速灌入肠道,使肠道迅速扩张,可导致腹压急剧升高。(2)腹压升高对颅内压影响:人体腹腔与胸腔相连,胸腔通过血管与颅内相通,腹压升高影响胸腔压力,阻碍颅内静脉回流,使颅内血液淤积,导致颅内压进一步升高。(3)颅内压进一步升高严重后果:加重脑缺血、缺氧:颅内压进一步升高可使脑血流量进一步减少,加重脑缺血、缺氧,导致脑组织代谢障碍和功能损害加重,患者可出现 头痛、呕吐、视力模糊、意识障碍等症状,严重者可导致昏迷、脑死亡。增加脑疝发生的风险:颅内压进一步升高可使脑组织移位更加明显,增加脑疝发生风险,脑疝一旦发生,可迅速导致患者呼吸、心脏骤停,危及生命。

4.临床研究情况

多项临床研究均证实,在颅内压增高情况下进行高位灌肠,可导致颅内压升高。研究表明,高位灌肠后颅内压可升高20%~50%,且升高幅度与灌肠液量、灌液速度等因素有关。研究还发现,颅内压升高持续时间较长,可对脑组织造成不可逆的损伤。

5.替代措施

1)其他清洁肠道方法:颅内压增高又需清洁肠道时,可采用口服缓泻剂,通过药物作用缓慢促进肠道蠕动帮助排便,对腹压影响较小;也可使用开塞露,刺激直肠黏膜引起排便反射。(2)针对颅内压增高治疗:首要任务是降低颅内压,根据患者情况使用脱水药物减少脑组织水分,或进行脑室穿刺引流引出脑脊液减轻颅内压力,同时积极治疗导致颅内压增高原发 疾病,如切除脑部肿瘤、控制脑部感染等。

6.注意事项

1)患者与家属注意要点:了解颅内压增高的相关知识,积极配合医生治疗,若患者出现头痛、呕吐、视力模糊等症状加重,及时告知医生,并避免用力排便、咳嗽等增加腹压的动作。(2)医护人员操作规范:在面对颅内压增高患者时,严格掌握高位灌肠的禁忌证,严禁在颅内压增高的情况下进行高位灌肠,并充分考虑患者的病情和身体状况,权衡利弊,选择最安全、有效治疗方案。同时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颅内压增高时禁忌高位灌肠是基于其可导致颅内压进一步升高,增加脑疝发生风险,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临床医生需充分认识这一禁忌的重要性,严格掌握高位灌肠适应证与禁忌证。在处理颅内压增高患者需要进行肠道准备或治疗便秘时,需选择其他安全有效的替代方法。同时患者和家属也应了解相关知识,积极配合医生治疗,以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提高治疗效果,改善预后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