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广播电视报由四川广播电视台主管,是优秀的省级媒体平台,平台汇聚全国名医,展示优秀科普内容,促进社会健康知识普及,提升全民健康素养,科学普及、健康同行是我们平台的使命和目标!
当前时间:2025年11月03日 星期一
肺结核病人居家,家属护理要注意什么?

2025-06-27

作者:张慧兰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961次浏览[发表证书]

肺结核病人居家休养是常见康复方式,家属的科学护理至关重要——既像康复助推器,能帮病人更快恢复;又像健康防火墙,可阻断病菌传播、保护全家。但不少家属对居家护理的方向和细节感到迷茫,比如怎么布置环境、如何搭配饮食、怎样防护自己。

下面就详细梳理家属必学的护理重点,让护理更有条理。

1.照护病人:把康复细节落到日常

1)给病人搭个舒适康复屋:通风、消毒有讲究。每天要给病人房间通风2~3次,每次至少30分钟,通风时可让病人暂时到其他房间,避免冷风直吹。消毒方面,可用含氯消毒剂(如84消毒液,按说明稀释)擦拭床头柜、桌椅等高频接触处,病人咳嗽咳痰用的纸巾要及时密封丢弃,痰盂需每天用消毒剂清洗,减少病菌残留。

2)帮病人吃对营养餐:高蛋白要够,刺激性食物要少。病人恢复需充足营养,每天要保证鸡蛋、牛奶、瘦肉、豆制品等高蛋白食物,比如早餐吃煮鸡蛋配牛奶,午餐加份清蒸鱼或炒瘦肉,帮助修复身体组织。同时要避免辛辣、油腻、过咸的食物,比如辣椒、油炸食品,以防刺激呼吸道加重咳嗽,可少量多餐,减轻病人消化负担。

3)盯紧病人按时吃药:不漏服、不擅自停药,记好身体反应。抗结核药物需严格按医嘱服用,家属可帮病人准备分药盒,按早中晚提前装好药,定好闹钟提醒,避免漏服。千万不能让病人擅自停药或减药,否则可能导致病情反复、产生耐药性。还要记录病人服药后的反应,比如是否出现恶心、皮疹、乏力加重等,一旦有异常及时和医生沟通调整用药。

4)观察病人病情变化:咳嗽、发烧、乏力加重及时联系医生。每天留意病人的状态,比如咳嗽是否比之前频繁、痰量是否增多或出现血丝,体温是否持续低烧(37.3~38℃),有没有突然变得更乏力、没食欲。这些症状可能是病情波动的信号,比如咳嗽加重可能提示肺部炎症变化,一旦出现不要拖延,要尽快联系主治医生,必要时送医检查,避免耽误治疗。

2.保护自己:把防疫关卡守严实

1)跟病人接触戴对口罩:选医用口罩,摘戴后及时洗手。和病人相处时要戴医用外科口罩,戴时确保口罩贴合面部,遮住口鼻,不随意拉下口罩说话或喝水。摘下口罩时,手要捏住口罩挂绳,避免触碰口罩外侧(可能沾有病菌),然后立即用流动水和肥皂洗手,搓揉至少20秒,从指尖到手腕都要洗到,洗完用干净毛巾或纸巾擦干,减少病菌接触风险。

2)家里定期清洁消毒:病人的碗筷、毛巾单独洗,房间常通风。病人的餐具要单独摆放、清洗,每次用完后用沸水煮沸消毒15~20分钟,再晾干存放;毛巾、衣物也要和家人分开洗,洗后可放在阳光下暴晒4~6小时(紫外线能杀菌)。除了日常通风,每周还可对家里地面、家具用稀释的含氯消毒剂擦拭1~2次,尤其是病人经常接触的区域,保持环境干净卫生。

3)自己多留意健康:出现咳嗽超过两周、低烧要及时检查。家属长期接触病人,需多关注自身健康,若出现持续咳嗽超过两周,或伴有痰中带点、午后低烧(下午或傍晚开始发烧,凌晨退烧)、夜间盗汗(睡时出汗,醒后汗止)等症状,要警惕可能被传染,及时去医院做肺结核相关检查(如胸片、痰检),早发现早处理,避免病情发展。

4)家人避免亲密接触:不共用餐具、毛巾,小孩老人少近距离陪护家里人不要和病人共用餐具、水杯、毛巾等个人物品,也不要直接接触病人的痰液。小孩和老人抵抗力较弱,要尽量减少近距离陪护,比如不要和病人同睡一张床,避免长时间面对面聊天,若需要照顾,也要做好防护(戴口罩、洗手),降低被病菌感染的概率,守护全家健康。

总之,肺结核病人居家时,家属护理需兼顾病人康复与自身防护。照护病人要做好房间通风消毒、搭配高蛋白营养餐、提醒按时服药并记录反应、观察咳嗽发烧等病情变化;自身防护要正确戴口罩洗手、分洗病人用品、留意自身健康,减少老人小孩近距离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