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广播电视报由四川广播电视台主管,是优秀的省级媒体平台,平台汇聚全国名医,展示优秀科普内容,促进社会健康知识普及,提升全民健康素养,科学普及、健康同行是我们平台的使命和目标!
当前时间:2025年11月03日 星期一
脊髓损伤患者的膀胱管理

2025-07-11

作者:谭清燕凉山彝族自治州中西医结合医院 949次浏览[发表证书]

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是一种严重的神经系统损伤,常导致患者感觉、运动和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其中,膀胱功能障碍是脊髓损伤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由于脊髓损伤后膀胱的神经控制受损,患者可能出现尿潴留、尿失禁、反复尿路感染甚至肾功能损害等问题。因此,科学合理的膀胱管理对预防并发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1.脊髓损伤后膀胱功能障碍的病理生理机制

膀胱的正常排尿功能依赖于完整的神经调控。脊髓损伤后,根据损伤部位和程度的不同,膀胱功能可能出现以下两种主要类型:

1)上运动神经元膀胱(反射性膀胱)。当脊髓损伤发生在骶髓(S2~S4)以上的部位时,膀胱的脊髓反射弧可能保持完整,但失去大脑皮层的抑制性调控。此时,膀胱表现为:逼尿肌过度活动(Detrusor OveractivityDO):膀胱在未达到正常容量时即发生不自主收缩,导致尿频、尿急和急迫性尿失禁。逼尿肌-括约肌协同失调(Detrusor-Sphincter DyssynergiaDSD):逼尿肌收缩时尿 道括约肌不能协调松弛,导致排尿阻力增加,尿液无法完全排空,甚至引起膀胱高压,增加上尿路损害风险。(2)下运动神经元膀胱(无反射性膀胱)。当脊髓损伤累及骶髓(S2~S4)或马尾神经时,膀胱的脊髓反射弧受损,表现为:逼尿肌无反射(Areflexic Bladder):膀胱失去收缩能力,导致尿潴留。尿道括约肌松弛:可能导致压力性尿失禁。此外,自主神经功能障碍也可能影响膀胱功能,严重时可能引发危及生命的高血压危象。

2.膀胱功能的评估

科学评估膀胱功能是制定个体化管理方案的基础。评估内容包括:

1)临床评估。病史采集:了解损伤平面、程度、排尿模式、尿失禁情况、尿路感染史等。排尿日记:记录每日排尿次数、尿量、尿失禁事件等。体格检查:评估会阴部感觉、肛门括约肌张力、球海绵体反射等。(2)实验室检查。尿常规及尿培养:筛查尿路感染。肾功能检查:评估是否存在肾积水或肾功能损害。(3)尿动力学检查(Urodynamic StudyUDS)。尿动力学检查是评估膀胱功能的金标准,可测量:膀胱容量:评估膀胱储存功能。逼尿肌压力:判断是否存在逼尿肌过度活动或 收缩无力。尿流率:评估排尿效率。残余尿量(Post-Void ResidualPVR):通过导尿或超声测量排尿后残余尿量,正常应<100 mL,若>150 mL提示排尿功能障碍。(4)影像学检查。泌尿系超声:筛查肾积水、膀胱结石等。膀胱造影:评估膀胱形态及是否存在膀胱~输尿管反流。

3.脊髓损伤患者的膀胱管理策略

根据膀胱功能障碍的类型,管理目标包括:维持低压储尿和排尿,保护上尿路功能。减少尿失禁,提高生活质量。预防尿路感染。

1)上运动神经元膀胱的管理。①药物治疗:抗胆碱能药物:抑制逼尿肌过度活动,减少尿失禁。α-受体阻滞剂:松弛尿道括约肌,改善排尿。肉毒毒素A膀胱注射:用于难治性逼尿肌过度活动,效果可持续6~9个月。②清洁间歇导尿:适用于残余尿量较多的患者,每日4~6次,可结合抗胆碱能药物使用。③外部集尿装置:男性患者可使用避孕套式导尿管,减少尿失禁。④手术治疗:膀胱扩大术:增加膀胱容量。骶神经调节(SNM):改善膀胱控制。(2)下运动神经元膀胱的管理。①清洁间歇导尿(CIC):主要管理方式,确保规律排空膀胱。②腹压排尿:适用于 括约肌松弛的患者,但需监测残余尿量,避免膀胱高压。③留置导尿:仅用于短期管理或无法进行CIC的患者,长期使用增加感染风险。④人工括约肌植入:适用于严重尿失禁患者。

4.康复护理要点

1)健康教育。指导患者及家属掌握CIC技术。强调手卫生,预防尿路感染。

2)生活方式管理。饮水管理:每日摄入1.5~2 L液体,避免过量饮水或脱水。饮食调整:减少咖啡因、酒精等刺激性食物。

3)并发症预防。尿路感染:定期更换导尿管,保持会阴清洁。膀胱结石:增加水分摄入,定期超声检查。自主神经反射异常:T6及以上损伤患者需警惕,及时排空膀胱/肠道。(4)心理支持。膀胱功能障碍可能影响患者的社交和心理健康,护理人员应提供心理疏导,鼓励患者参与康复训练。

5.总结

脊髓损伤患者的膀胱管理是康复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科学评估、个体化治疗和全面护理,可有效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未来,随着神经调控技术和再生医学的发展,膀胱功能重建可能成为现实,为脊髓损伤患者带来新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