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广播电视报由四川广播电视台主管,是优秀的省级媒体平台,平台汇聚全国名医,展示优秀科普内容,促进社会健康知识普及,提升全民健康素养,科学普及、健康同行是我们平台的使命和目标!
当前时间:2025年11月03日 星期一
静脉采血后淤青?教你正确按压与护理技巧

2025-07-11

作者:严萍 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华西医院)1022次浏览[发表证书]

静脉采血是医疗检查中常见的操作,无论是体检、血常规还是其他化验,几乎每个人都经历过。然而,不少人在采血后会发现针眼周围出现淤青,甚至伴随轻微疼痛或肿胀。这种情况虽然通常不会造成严重健康问题,但可能让人感到不适,甚至担心是否操作不当。事实上,采血后淤青大多与按压方式不正确或护理不当有关。

1.为什么采血后会出现淤青?

淤青在医学上称为“皮下出血”,是由于血液从血管渗出到周围组织所致。在静脉采血过程中,针头刺破血管壁,虽然采血后医护人员会进行按压止血,但如果按压不当,血液仍可能从针眼处渗出,导致皮下淤血。常见原因包括:

1)按压时间不足。采血后,血小板需要一定时间形成血栓封闭针眼。如果按压时间过短(如仅几秒钟),血液可能尚未凝固,导致继续渗血。(2)按压方式错误。只按压皮肤表面,未压住血管穿刺点:针头进入血管的位置可能比皮肤针眼稍深,如果仅按压皮肤表面,血管穿刺点可能仍在渗血。揉搓针眼:有些人习惯用棉签揉搓针眼,以为能帮助止血,但实际上这会破坏刚形成的血凝块,加重出血。(3)按压力度不够按压时需施加适当压力,如果只是轻轻按住,可能无法有效止血。(4)手臂过早活动。采血后如果立即提重物、弯曲手臂或频繁活动,可能增加血管内压力,导致血液渗出。(5)个体因素。血管较细或较脆:老年人、长期服用抗凝药物(如阿司匹林、华法林)或患有凝血功能障碍的人更容易出现淤青。血小板减少:某些疾病(如血小板减少症)会影响凝血功能。

2.如何正确按压以减少淤青?

正确的按压方法是预防淤青的关键。以下是详细步骤:

1)按压工具的选择。使用无菌棉球或纱布:相比棉签,棉球或纱布的按压面积更大,能更好覆盖穿刺点。避免使用纸巾或创可贴:纸巾可能粘附在伤口上,而创可贴无法提供足够的压力。(2)按压手法。三指按压法:用食指、中指和无名指并拢,按压在针眼及其上方1~2厘米处(因为血管穿刺点可能比皮肤针眼略深)。 垂直按压:保持按压方向与血管走向垂直,避免滑动。持续按压:至少按压3~5分钟(凝血功能较差者可延长至5~10分钟)。(3)按压后的注意事项。不要揉搓:按压期间及之后避免揉搓针眼,以免破坏凝血块。保持手臂伸直:采血后最好保持手臂伸直状态2~3分钟,减少血管内压力。避免立即用力:采血后1小时内避免提重物或剧烈运动,以防血管压力增加导致再次出血。

3.采血后如何护理以减少淤青?

即使按压得当,有时淤青仍可能发生。此时,正确的护理可以加速淤青消退。(1)冷敷(24小时内)。如果发现针眼周围开始淤青,可在采血后24小时内进行冷敷:用冰袋或冷毛巾包裹,敷在淤青处10~15分钟,每隔1~2小时重复一次。冷敷能收缩血管,减少血液渗出,缓解肿胀。(2)热敷(24小时后)。24小时后,淤青已经形成,此时可改用热敷:用温热毛巾(40℃左右)敷在淤青处10~15分钟,每天2~3次。热敷能促进血液循环,加速淤血吸收。(3)抬高患肢。如果淤青较明显,可以适当抬高采血侧手臂,帮助血液回流,减轻肿胀。(4)避免服用影响凝血的药物(如非必要)。如果经常出现淤青,且正在服用阿司匹林、华法林等抗凝药物,可咨询医生是否需调整用药(但切勿自行停药)。(5)观察异常情况。大多数淤青会在1~2周内自行消退,但如果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就医:淤青范围持续扩大;伴随剧烈疼痛或皮肤发热;出现感染迹象。

4.哪些人更容易出现淤青?如何预防?

1)高风险人群:老年人:血管弹性较差,容易渗血。服用抗凝药物者:如阿司匹林、华法林等。凝血功能异常者:如血友病、血小板减少症患者。血管较细或较深者:如儿童、肥胖人群。(2)预防措施:采血前告知医护人员自身情况(如服用抗凝药);选择经验丰富的采血人员,尽量一次成功,避免反复穿刺;采血后严格遵循按压方法。

5.总结

静脉采血后淤青虽然常见,但通过正确的按压和护理,可以大幅降低发生概率。希望本文能帮助大家更好地应对采血后的淤青问题,让每一次采血都更加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