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广播电视报由四川广播电视台主管,是优秀的省级媒体平台,平台汇聚全国名医,展示优秀科普内容,促进社会健康知识普及,提升全民健康素养,科学普及、健康同行是我们平台的使命和目标!
当前时间:2025年11月02日 星期日
探视 ICU患者时,家属需知的 5 个注意事项

2025-07-11

作者:石素华成都市温江区人民医院 1022次浏览[发表证书]

ICU(重症监护室)是医院里专门收治危重病人的特殊病房,这里的患者往往病情严重,需要全天候的医疗监护和治疗。对于家属来说,亲人生病住进ICU,心情难免焦虑、担忧,甚至手足无措。如何在探视时既照顾好患者的情绪,又配合医护人员的工作,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探视ICU患者时,家属必须知道的5个注意事项,帮助大家更好地陪伴亲人度过难关。

1.严格遵守探视时间和人数限制

ICU不同于普通病房,由于患者的免疫力较低,且需要安静的环境进行治疗,医院通常会严格控制探视时间和人数。家属在探视前一定要了解医院的规定,避免因违反规定而影响患者的治疗。(1)为什么重要?减少感染风险:ICU患者抵抗力较弱,过多人员进出可能增加细菌或病毒的传播风险。保证治疗秩序:医护人员需要随时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过多的探视者可能干扰医疗操作。让患者充分休息:危重病人需要安静的环境恢复体力,频繁探视可能影响休息。(2)家属该怎么做?提前询问ICU的探视时间,通常每天只有1~2次,每次10~30分钟。每次探视人数控制在1~2人,避免多人同时进入。如果患者病情突然变化,医护人员可能会临时调整探视安排,家属应理解并配合。

2.进入ICU前做好个人卫生防护

ICU的患者往往处于高度易感状态,家属在进入ICU前必须做好个人清洁和防护,避免将外界的细菌带入病房。(1)为什么重要?ICU患者可能因手术、插管或免疫力低下而容易感染。普通感冒、皮肤上的细菌都可能对危重病人造成威胁。(2)家属该怎么做?佩戴口罩:进入ICU前必须佩戴医用口罩,避免说话、咳嗽时飞沫传播病菌。洗手或消毒:使用医院提供的消毒液彻底清洁双手,避免触摸患者的伤口或医疗设备。避免携带物品:尽量不要带手机、包包等进入ICU,以免沾染细菌。生病时不探视:如果家属有感冒、发烧、腹泻等症状,应避免探视,以防传染。

3.保持情绪稳定,避免在患者面前过度悲伤

ICU的患者通常处于高度紧张状态,情绪波动可能影响病情。家属在探视时应尽量保持镇定,给予患者信心和安慰。(1)为什么重要?患者可能因病情严重而感到恐惧、焦虑,家属的负面情绪会加重心理负担。哭泣、过度悲伤可能导致患者血压波动,影响治疗。(2)家属该怎么做?调整心态:在进入ICU前深呼吸,尽量保持平静,避免在患者面前崩溃大哭。传递积极信息:可以用温和的语气鼓励患者,如“医生说你比昨天好多了”“大家都在等你康复”。避免讨论病情细节:如果患者清醒,不要过度讨论病情的严重性,以免增加心理压力。尊重患者的意愿:如果患者不想说话,不要强迫交流,安静陪伴也是一种支持。

4.不要随意触碰医疗设备或调整监护仪

ICU病房内有各种复杂的医疗设备,如呼吸机、心电监护仪、输液泵等,家属在探视时切勿随意触碰,以免影响治疗。

(1)为什么重要?错误的操作可能导致设备故障,影响患者的生命支持。调整输液速度、氧气流量等可能引发医疗风险。(2)家属该怎么做?保持安全距离:不要随意触碰患者的插管、伤口或医疗设备。有疑问先询问医护人员:如果发现设备报警或异常,应立即通知护士,而不是自行处理。避免干扰治疗:不要在病床旁放置私人物品,以免妨碍医护人员操作。

5.与医护人员保持良好沟通,信任医疗团队

ICU的治疗方案通常较为复杂,家属可能对病情和治疗手段有许多疑问。与医护人员建立良好的沟通,有助于更好地了解患者的状况。(1)为什么重要?医护人员最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能提供最准确的医疗建议。家属的配合能提高治疗效率,减少不必要的误解。(2)家属该怎么做?固定1~2名主要联系人:避免多位家属反复询问相同问题,增加医护负担。记录重要信息:如医生交代的病情变化、用药调整等,避免遗漏。理性对待病情:ICU患者的恢复可能需要时间,家属应保持耐心,避免因焦虑而干扰治疗。信任医疗团队:

ICU的医生和护士都经过专业训练,家属 应相信他们的判断,避免盲目寻求“偏方”或过度干预治疗。

6.结语

ICU患者的康复不仅依赖医疗技术,也需要家属的理解与配合。遵守探视规定、做好防护、保持情绪稳定、不干扰医疗设备、与医护人员良好沟通,这5点注意事项能帮助家属更好地支持患者,让他们获得最佳的治疗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