碘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对甲状腺激素的合成至关重要,而甲状腺激素又影响着人体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和神经系统功能。碘缺乏或过量都会对健康造成不良影响。因此,监测碘营养状况对于公共卫生和个体健康管理具有重要意义。盐碘和尿碘检测是目前评估人群碘营养状况的主要方法。
1.碘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1)碘的生理功能。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T3、T4)的关键成分,甲状腺激素的主要功能包括:调节新陈代谢:影响能量消耗、体温维持和蛋白质合成。促进生长发育:尤其是胎儿和婴幼儿的神经系统发育,缺碘可导致智力低下。维持神经系统功能:影响认知能力和情绪调节。(2)碘缺乏的危害。世界卫生组织(WHO)指出,全球仍有约20亿人面临碘缺乏风险。碘缺乏可导致:地方性甲状腺肿(大脖子病):甲状腺代偿性增大以摄取更多碘。克汀病:胎儿期碘缺乏导致智力障碍、聋哑和运动障碍。儿童智力发育迟缓:即使轻度缺碘也可能使智商降低10~15分。孕妇流产、早产风险增加。(3)碘过量的危害。虽然碘缺乏问题更受关注,但过量摄入碘同样有害:甲状腺功能亢进或减退:高碘可抑制甲状腺激素合成。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风险增加。碘中毒(罕见,通常因一次性摄入极高剂量碘)。
2.盐碘检测:确保碘盐质量的关键
(1)为什么选择碘盐?由于自然环境中的碘分布不均,许多地区的居民难以通过日常饮食摄取足够的碘。因此,食盐加碘成为全球最经济、有效的碘缺乏病防治策略。(2)盐碘检测的原理与方法。盐碘检测主要测定食盐中的碘含量,常用方法包括:滴定法(国标GB/T 13025.7):适用于加碘酸钾(KIO₃)的食盐。分光光度法:通过比色测定碘含量。快速检测试纸法:适合家庭或基层筛查。我国规定碘盐的碘含量标准为20~30 mg/kg(根据地区调整)。(3)盐碘检测的意义。保障碘盐质量:防止不合格碘盐流入市场。评估碘缺乏病防治效果:通过监测碘盐覆盖率(>90%为达标)。指导政策调整:如部分地区因碘过量需降低加碘量。
3.尿碘检测:评估个体碘营养状况的金标准
(1)为什么检测尿碘?人体摄入的碘约90%经尿液排出,因此尿碘浓度能准确反映近期碘摄入水平。(2)尿碘检测的方法。砷铈催化分光光度法(WS/T 107):我国标准方法,灵敏度高。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更精准,但成本较高。快速检测试纸:适用于基层筛查。(3)尿碘水平的解读(WHO标准)。见表1。(4)尿碘检测的临床应用。孕妇监测:妊娠期碘需求增加,缺碘易导致胎儿脑发育障碍。甲状腺疾病患者管理:如甲亢、甲减患者的碘摄入指导。地方病防治评估:如克汀病高发区的干预效果评价。
4.盐碘与尿碘检测的协同作用
(1)盐碘检测反映供应情况,尿碘检测反映实际摄入。如果盐碘合格但尿碘偏低,可能原因:居民未食用碘盐(如偏好海盐、低钠盐)。烹饪方式导致碘流失(如高温爆炒)。如果尿碘普遍偏高,可能需调整盐碘添加量。(2)实际案例:我国碘缺乏病防治成果。1995年我国推行全民食盐加碘政策后:儿童甲状腺肿率从20.4%降至2.5%。人群尿碘中位数从<100μg/L升至200~300μg/L。克汀病基本消除。
5.如何科学补碘?
(1)一般人群。优先选择碘盐,每日摄入量不超过5g(约100~150μg碘)。适量食用含碘食物:海带、紫菜、鱼类、贝类。(2)特殊人群。孕妇、乳母:需增加碘摄入,可遵医嘱补充碘剂。甲状腺疾病患者:如甲亢患者应限制高碘食物。(3)避免误区。“无碘盐更健康”:仅适合高碘地区或甲亢患者。“海产品可完全替代碘盐”:大多数地区仍需碘盐作为主要来源。
6.结语
盐碘和尿碘检测是保障人群碘营养健康的重要工具。通过科学监测与合理补碘,我们能够有效预防碘缺乏病,促进儿童智力发育,并避免碘过量风险。作为卫生检验技术人员,我们应积极推广碘营养知识,为公众健康保驾护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