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广播电视报由四川广播电视台主管,是优秀的省级媒体平台,平台汇聚全国名医,展示优秀科普内容,促进社会健康知识普及,提升全民健康素养,科学普及、健康同行是我们平台的使命和目标!
当前时间:2025年10月31日 星期五
高血压与肾脏的恶性循环:为什么控压是关键?

2025-07-11

作者:尹小川犍为威高血液透析中心有限公司 1007次浏览[发表证书]

高血压(Hypertension)是全球最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影响着全球超过10亿人。它不仅会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还与肾脏健康密切相关。高血压和慢性肾脏病(CKD)之间存在着一种恶性循环:高血压会损害肾脏,而肾脏功能下降又会进一步加重高血压。因此,控制血压不仅是预防心血管事件的关键,也是保护肾脏功能的重要措施。本文将深入探讨高血压与肾脏的相互作用机制,并解释为什么控压至关重要。

1.高血压如何损害肾脏?

肾脏是人体的重要排泄和调节器官,负责过滤血液、排出代谢废物、调节水盐平衡和血压。长期高血压会对肾脏造成以下损害:

1)肾小球高压与损伤。肾小球是肾脏的基本过滤单位,由微小血管团组成。长期高血压会使肾小球内的血管承受过高压力,导致血管壁增厚、硬化(肾小球硬化),最终影响其过滤功能。随着肾小球逐渐失去功能,肾脏的滤过率(GFR)下降,废物无法有效排出,从而引发慢性肾脏病(CKD)。(2)肾小动脉硬化。高血压会促使肾小动脉(肾脏内的微小血管)发生硬化(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变窄、血流减少。这会导致肾脏缺血,进一步加剧肾功能恶化。(3)蛋白尿的出现。健康的肾脏可以阻止蛋白质(如白蛋白)漏入尿液。但高血压损伤肾小球后,蛋白质会渗入尿液,形成蛋白尿。蛋白尿不仅是肾脏损害的标志,还会加速肾功能恶化。(4)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过度激活。肾脏通过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调节血压。当肾脏因高血压受损时,RAS可能过度激活,导致血管收缩、水钠潴留,进一步升高血压,形成恶性循环。

2.肾脏疾病如何加重高血压?

肾脏不仅是高血压的“受害者”,也是高血压的“推动者”。当肾脏功能受损时,它无法正常调节体液和电解质平衡,从而导致血压进一步升高。具体机制包括:

1)水钠潴留。健康的肾脏能精确调节体内钠和水的平衡。但当肾功能下降时,肾脏排钠能力减弱,导致体内钠和水潴留,血容量增加,血压升高。(2)肾素分泌异常。肾脏受损后,可能错误地感知血流不足,从而过度分泌肾素,激活RAS系统,促使血管收缩和血压升高。(3)内皮功能紊乱。肾脏疾病会影响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减少一氧化氮(NO)的释放(NO具有舒张血管的作用),导致血管收缩,血压上升。(4)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慢性肾脏病会增强交感神经系统的活性,使心率加快、血管收缩,进一步推高血压。

3.如何打破高血压与肾脏的恶性循环?

由于高血压和肾脏疾病相互促进,早期干预至关重要。以下是关键措施:

1)严格控制血压。对于高血压合并肾脏疾病的患者,血压控制目标通常更严格:一般高血压患者:<140/90 mmHg。合并糖尿病或蛋白尿的患者:<130/80 mmHg。(2)合理选择降压药物。某些降压药不仅能降血压,还能保护肾脏:ACEI(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ARB(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这类药物能抑制RAS系统,减少蛋白尿,延缓肾功能恶化。钙通道阻滞剂(CCB):适用于部分肾功能不全患者。利尿剂:可帮助排钠排水,适用于水钠潴留的患者。(3)低盐饮食。高盐饮食会增加水钠潴留,加重高血压和肾脏负担。建议每日盐摄入量控制在5g以下。(4)控制血糖和血脂。糖尿病是肾脏病的重要危险因素,控制血糖(如HbA1c<7%)可减少肾脏损害。同时,高血脂会加速动脉硬化,需通过饮食或药物调控。(5)定期监测肾功能。高血压患者应定期检查:尿微量白蛋白(早期肾脏损害的敏感指标)。血肌酐和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评估肾功能)。

4.结论

高血压与肾脏疾病相互影响,形成恶性循环。长期高血压会损害肾脏,而肾脏功能下降又会加剧高血压,最终可能导致肾衰竭或心血管事件。因此,早期干预、严格控制血压、合理用药、健康生活方式是保护肾脏的关键。对于高血压患者,尤其是合并糖尿病或蛋白尿的人群,更应重视肾脏健康,定期监测,避免进入不可逆的肾功能损害阶段。

控压不仅是护心之举,更是护肾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