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广播电视报由四川广播电视台主管,是优秀的省级媒体平台,平台汇聚全国名医,展示优秀科普内容,促进社会健康知识普及,提升全民健康素养,科学普及、健康同行是我们平台的使命和目标!
当前时间:2025年10月31日 星期五
脑卒中的急诊影像诊断:时间窗与关键征象

2025-07-11

作者:陈仁贵南部县人民医院 962次浏览[发表证书]

脑卒中(中风)是全球第二大死亡原因,也是导致成人残疾的首要病因。在我国,脑卒中的发病率正以每年8.7%的速度增长,每21秒就有一人死于脑卒中。脑卒中的救治是一场与时间的赛跑,"时间就是大脑"的理念在临床实践中尤为重要。急诊影像学检查是脑卒中诊断的核心环节,不仅需要快速明确卒中类型,还要评估病变范围、侧支循环状态及可挽救的脑组织范围,为后续治疗决策提供关键依据。

1.脑卒中的分类与影像学检查时间窗

1)脑卒中的病理分型:①缺血性脑卒中(占70~80%):脑血管阻塞导致脑组织缺血坏死。②出血性脑卒中(占20~30%):脑血管破裂导致脑实质或蛛网膜下腔出血。(2)影像学检查的"黄金时间窗"。①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时间窗:发病4.5小时内(阿替普酶)。血管内取栓时间窗:前循环大血管闭塞6小时内,后循环可延长至24小时(需灌注成像评估)。②出血性脑卒中:超急性期(<6小时):需立即明确出血部位及范围急性期(6~72小时):评估血肿扩大风险

2.急诊影像学检查方法的选择策略

1)平扫CTNCCT)。优势:快速(<5分钟)、普及率高、出血检出敏感。适应证:急诊初步筛查(排除出血);评估大面积梗死早期征象;指导静脉溶栓决策。

2CT血管成像(CTA)。优势:快速显示血管闭塞部位(5~10分钟)。适应证:疑似大血管闭塞;血管内治疗前评估;动脉瘤/血管畸形筛查。(3CT灌注成像(CTP)。优势:定量评估缺血半暗带(10~15分钟)。适应证:超时间窗患者的治疗筛选;醒后卒中患者的评估。(4)磁共振成像(MRI)。优势:对小梗死灶、脑干梗死敏感。适应证:临床高度怀疑但CT阴性者;后循环梗死评估;出血转化监测。

3.缺血性脑卒中的关键影像征象

1)平扫CT早期征象(<6小时)。大脑中动脉高密度征:MCA走行区条状高密度(敏感性50~70%)。岛带消失征:岛叶皮质与白质界限模糊。豆状核模糊征:基底节区灰白质分界不清。脑沟消失征:局部脑沟变浅(特异性>90%)。(2CTA特征性表现。血管截断征:大血管突然中断。血栓征:血管腔内低密度充盈缺损。侧支循环分级:0级:无侧支;1级:部分侧支;2级:完全代偿。(3CTP核心参数。脑血流量(CBF):<30%提示核心梗死区。脑血容量(CBV):降低提示不可逆损伤。达峰时间(TTP):延长提示缺血半暗带。

4.出血性脑卒中的关键影像征象

1)原发性脑出血。①CT表现:急性期:均匀高密度(50~90HU)。血肿扩大征象:岛征、漩涡征、黑洞征。②MRI表现:超急性期(<24h):T1等信号,T2高信号。急性期(1~3天):T1/低信号,T2低信号。(2)蛛网膜下腔出血。①CT表现:脑沟、脑池高密度铸型;Fisher分级(预测血管痉挛风险)。②CTA表现:动脉瘤检出率>95%(直径>3mm);血管痉挛评估。

5.特殊类型脑卒中的影像诊断

1)静脉窦血栓形成。CT直接征象:空delta征(增强后上矢状窦中心低密度)。MRI特征:静脉流空信号消失,SWI显示血栓。(2)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PRES)。特征表现:双侧顶枕叶皮层下水肿。DWI表现:通常无弥散受限。(3)烟雾病。血管造影特征:颅底异常血管网(烟雾状改变)。CTP表现:反复发作的灌注异常。

6.影像诊断的临床决策路径

1)急诊评估流程到院10分钟内:完成NIHSS评分+急诊CTCT阴性但临床高度怀疑:加做MRIDWI)。疑似大血管闭塞:立即CTA检查。超时间窗患者:CTP评估缺血半暗带。(2)影像报告的关键要素|:明确卒中类型(缺血/出血);评估血管状态(闭塞部位/侧支循环);量化梗死核心/半暗带(CTP/MRP);识别并发症(脑疝/出血转化)。

7.结语

急诊影像诊断是脑卒中救治链条中的关键环节。临床医师需要掌握不同影像检查方法的特点,准确识别关键征象,在有限的时间内为患者制定最优的治疗策略。随着影像技术的进步,多模态评估、人工智能辅助诊断等新技术的应用,将进一步提高脑卒中诊断的准确性和效率。未来需要加强多学科协作,优化急诊绿色通道流程,让更多卒中患者能够在时间窗内获得有效救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