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广播电视报由四川广播电视台主管,是优秀的省级媒体平台,平台汇聚全国名医,展示优秀科普内容,促进社会健康知识普及,提升全民健康素养,科学普及、健康同行是我们平台的使命和目标!
当前时间:2025年10月31日 星期五
玻璃体药物注射术如何守护清晰“视”界

2025-08-08

期次:32期版号:44作者:胡群四川省江油市第二人民医院 眼科 989次浏览[发表证书]

在眼科门诊,医生有时会向患者提出“给眼睛打针”的治疗方案。许多患者听到这个建议时,第一反应是充满恐惧,眼睛如此脆弱,怎么能打针呢?原来在眼科疾病治疗领域,有一种治疗方法叫玻璃体药物注射术,它就像是一把精准的“视力修复钥匙”,现已成为治疗多种眼底疾病的有效方法,为患者打开了清晰“视”界的大门。

1.什么是玻璃体药物注射术?

玻璃体药物注射术,是一种将药物直接注入眼球玻璃体腔内的精准治疗技术。这一技术解决了传统给药方式难以在眼底达到有效药物浓度的难题。由于眼睛存在着血眼屏障,全身用药(如口服或静脉注射)或局部用药(如眼药水)时,药物很难在眼内形成有效的治疗浓度。而玻璃体腔注射则直接将药物送达病灶,犹如给眼底病变区域进行“靶向治疗”。这种注射使用的针头极细,针头长度不到眼球直径的一半。注射部位选择在黑眼珠和眼白交界处后3.5~4毫米的眼白区域,操作安全性高。

2.玻璃体药物注射术适应症

玻璃体药物注射术作为眼科临床常用的微创治疗手段,其适应症广泛涵盖多种可导致视力损害的眼底病变,具体包括各类原因引起的黄斑水肿、不同病因导致的脉络膜新生血管膜形成,以及多种疾病诱发的视网膜新生血管或微血管病变。利用抗炎药物进行玻璃体腔注射可以快速抑制由无菌性炎症引起的葡萄膜炎或黄斑水肿。针对黄斑水肿,本术适用于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白内障术后黄斑水肿及葡萄膜炎后黄斑水肿等;在脉络膜新生血管膜形成方面,可用于老年黄斑变性、高度近视黄斑变性以及中心性渗出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中渗)等病症;而在视网膜新生血管及微血管病变领域,该手术则适用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网膜静脉阻塞、视网膜静脉周围炎、脉络膜骨瘤及脉络膜血管瘤等疾病所引发的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或相关微血管病变,通过药物精准作用于病变部位,助力控制病情进展、保护患者视力。

3.玻璃体药物注射术具体过程

玻璃体药物注射术是一种微创、精准的手术,整个过程时间短,患者的不适感较轻。术前,医生会对患者的眼部进行全面检查,包括视力检查、眼压检查、眼底检查、光学相干断层扫描等,以明确患者的病情,确定是否适合进行玻璃体药物注射术,并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同时,护士会为患者的眼部进行严格的消毒,预防感染。为了减轻患者在手术过程中的疼痛,医生会在眼部滴入表面麻醉剂,让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基本感觉不到疼痛。手术时,患者通常采取仰卧位,护士用特殊的器械扩开眼睑,医生用一根极细的针头,在显微镜的引导下,精准地将药物注入玻璃体腔内。整个注射过程通常只需要几分钟,注射完成后,医生会再次检查患者的眼部情况,观察是否有并发症的迹象。手术后,患者需要在医院观察一段时间,通常为1~2小时,无异常情况即可回家。另外,玻璃体腔注药一般为每月一次,连续注射3个月,之后再根据情况进行注射。

4.玻璃体药物注射术术后护理

1)保持术后眼部卫生。患者在术后一周内,洗脸、洗头时要注意避免污水进入眼睛,防止感染。如果不慎有污水进入眼睛,应立即用干净的毛巾轻轻擦拭,并及时滴用抗生素眼药水。同时,不要用手揉眼睛,以免损伤眼部组织,引发感染或其他并发症。(2)注意休息,避免过度用眼。术后初期,患者的眼睛可能会有轻微的不适,如异物感、干涩感等,此时要避免长时间看手机、电脑、电视等电子产品,避免长时间阅读、写作等,让眼睛得到充分的休息。可以适当闭目养神,或者远眺放松眼睛。(3)患者要严格遵医嘱按时复查。复查的时间通常在术后一天、一周、一月。复查时,医生会检查患者的视力、眼压、眼底等情况,评估手术效果,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如果在复查间隔期间,患者出现视力突然下降、眼部疼痛、红肿、畏光、流泪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

玻璃体药物注射术安全、有效、痛苦小。对于眼底病患者来说,及早了解并接受这种治疗,是守护清晰“视”界的关键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