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广播电视报由四川广播电视台主管,是优秀的省级媒体平台,平台汇聚全国名医,展示优秀科普内容,促进社会健康知识普及,提升全民健康素养,科学普及、健康同行是我们平台的使命和目标!
当前时间:2025年10月31日 星期五
呼吸衰竭患者家庭护理,家属需知的 5 件事

2025-08-08

期次:32期版号:35作者:朱鑫四川省大竹县人民医院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994次浏览[发表证书]

呼吸衰竭是因肺部功能受损导致氧气摄入不足或二氧化碳排出困难的临床综合征,患者常出现呼吸困难、嘴唇发紫、心跳加快等症状。家庭护理作为治疗的重要环节,直接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与病情控制。以下5项核心护理要点,家属需重点掌握。

1.营造安全舒适的呼吸环境

呼吸衰竭患者对空气质量极为敏感,家属需从三方面优化环境:

1)温湿度调控:室内温度保持18~22,湿度50%~60%,避免过冷干燥或闷热潮湿。干燥空气会加重呼吸道黏膜损伤,潮湿环境则易滋生霉菌,诱发感染。(2)空气清洁管理:每日开窗通风2次,每次15~30分钟,避免使用香水、空气清新剂等刺激性化学产品。定期用湿布擦拭家具,减少灰尘扬起,床品每周更换并高温清洗。(3)过敏原防控:尘螨、宠物毛发、花粉是常见过敏原。建议使用防螨床罩,移除地毯、毛绒玩具,定期清洗空调滤网。若患者对宠物敏感,需限制宠物进入卧室。 2.科学执行氧疗与呼吸道管理

氧疗是慢性呼吸衰竭患者的核心治疗手段,家属需严格遵循以下原则:

1)氧流量控制:慢性患者通常采用低流量持续吸氧(1~2L/min),急性发作期需遵医嘱调整。过高流量可能导致二氧化碳潴留,加重病情。(2)设备维护:制氧机滤芯每月清洗,氧气湿化瓶每日更换灭菌水,鼻导管每3天更换。定期检查设备运行状态,避免氧浓度波动。(3)呼吸道清洁:每2小时协助患者翻身拍背,从下至上、从外向内轻叩背部,促进痰液松动。痰液黏稠时,使用雾化器(如布地奈德+氨溴索混合液)每日2~3次,稀释痰液后指导患者有效咳嗽。

3.构建个性化营养支持体系

呼吸衰竭患者代谢旺盛,营养需求高于常人,家属需从三方面调整饮食:

1)营养配比:每日热量摄入按25~30kcal/kg计算,蛋白质占比20%~25%(如鱼肉100g、鸡蛋2个、牛奶500ml),碳水化合物以低升糖指数食物为主(如燕 麦、糙米),减少产气食物(豆类、碳酸饮料)。(2)进食方式:采用“少食多餐制”,每日5~6餐,每餐量控制在正常1/2。进食时抬高床头30°,缓慢咀嚼,吞咽困难者改用糊状食物(如蔬菜泥、肉末粥)。(3)液体管理:根据心功能调整饮水量,每日1500~2000ml,分多次饮用。避免短时间内大量饮水,防止加重心脏负担。

4.建立系统化病情监测机制

家属需掌握基础监测技能,及时发现病情恶化信号:

1)生命体征观察:每日测量呼吸频率(正常12~20/分)、血氧饱和度(目标≥90%)、心率(60~100/分)。若呼吸>30/分或血氧<85%,需立即就医。(2)症状预警识别:关注患者是否出现意识模糊、口唇发绀加重、痰液带血、下肢水肿等表现,这些可能是肺性脑病、右心衰竭的征兆。(3)用药管理:建立用药清单,标注药物名称、剂量、服用时间。吸入剂(如信必可、舒利迭)使用后需漱口,防止口腔真菌感染;利尿剂(如呋塞米)服用期间监测尿量,定期复查血钾。

5.构建心理支持与应急体系

呼吸衰竭患者常因长期治疗产生焦虑、抑郁情绪,家属需从两方面提供支持:

1)情绪疏导:每日与患者交流15~30分钟,倾听其对疾病的担忧,避免否定性语言(如“别想太多”)。鼓励参与轻度活动(如浇花、听音乐),增强自我效能感。(2)应急准备:家中备齐急救包(含气管切开包、简易呼吸器)、病历卡、医保卡,存储120急救电话及主治医生联系方式。学习海姆立克急救法、心肺复苏术。

6.结语

呼吸衰竭患者的家庭护理是集环境管理、医疗操作、营养支持、病情监测、心理干预于一体的系统工程。家属需通过系统学习掌握核心技能,与医护人员保持紧密沟通,定期复诊调整护理方案。通过科学护理,可显著降低急性发作频率,延长患者生存期,提升生活质量。记住:您的耐心与专业,是患者康复路上最坚实的依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