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苗是预防传染病最有效、最经济的一个途径,儿童通过接种疫苗,可以获得对多种严重疾病的免疫力,降低感染风险,以保证健康成长。但是有很多家长对疫苗接种的流程、注意事项了解不够,甚至是存有疑虑。接下来,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儿童疫苗接种的流程、接种前后的护理要点,希望可以帮助家长们更好地守护孩子健康。
1.规范接种流程:安全有效的保障
(1)接种前的准备工作。预约登记:一般是通过当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四川预防接种公众号"APP等平台来预约接种时间,并要提前准备好《儿童预防接种证》、身份证等材料。健康评估:在接种前,医护人员会详细询问孩子的健康状况,如近期是否发热(体温>37.3℃)、是否有急性疾病、既往接种后是否有严重不良反应、是否有免疫缺陷或使用免疫抑制剂、是否有严重过敏史等。心理准备:家长可以用绘本、动画等方式为年龄较大的儿童患者解释接种过程,可以减轻其恐惧心理。
(2)接种当日的注意事项。穿着宽 松衣物:充分暴露接种部位,一般为上臂三角肌或大腿前外侧。避免空腹接种:可适当进食,但不要吃的过饱。携带必要物品:检查并带上接种证、医保卡、安抚玩具等。
(3)接种后的观察与记录。留观30分钟:此阶段是发现急性过敏反应的关键期,接种点都配备有肾上腺素等急救药品以及专业人员。接种记录:医护人员会在接种证上记录好疫苗名称、批号、接种日期、接种部位等信息;家长需要妥善保管接种证。
2.接种后的科学护理:不可大意
(1)常见反应及处理。局部反应:发生率约为10%~20%,表现为接种部位红肿、硬结、疼痛等;需要保持清洁干燥,在24小时内可以冷敷,不要抓挠。全身反应:发生率约为1%~5%,孩子会有低热(<38.5℃)、食欲减退、轻微烦躁等表现。可以起让其多饮水、适当休息,通常在1~2天内可自行缓解。罕见严重反应:发生率极低,孩子会表现出高热(>39℃)、持续哭闹、过敏反应等;要马上 就诊,并报告接种单位。
(2)日常护理要点。饮食管理:在接种后1~2天内宜清淡饮食,母乳喂养可照常进行,但不要让孩子尝试新的辅食。活动管理:在接种后1~2天内,不要做剧烈运动,在接种当天不可以游泳,要保证孩子有充足睡眠。卫生管理:注意保持接种部位清洁干燥,不要使用刺激性洗浴用品,也不推荐使用创可贴覆盖。
3.常见问题权威解答
(1)关于接种禁忌。问:哪些情况需要暂缓接种?答:如急性发热性疾病(体温>37.3℃)、严重慢性疾病急性发作期,或是在近期使用过免疫球蛋白或血液制品,神经系统疾病未稳定期者。
(2)关于接种方案。问:可以同时接种多种疫苗吗?答:按照《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儿童免疫程序及说明》,除个别疫苗外,多数疫苗是可以同时在不同部位接种的,不会增加不良反应风险,也不会影响免疫效果。
4.特殊情况的接种建议
(1)早产儿的接种。乙肝疫苗:不 管出生体重如何,都应在出生后24小时内接种第一剂疫苗。其他疫苗:通常都是按实际月龄接种,不需按纠正月龄推迟。
(2)免疫功能异常儿童的接种。灭活疫苗:通常是可以接种的。减毒活疫苗:需经过严格评估后再决定。具体方案需要由专科医生来制定。
(3)过敏体质儿童的接种。对疫苗成分过敏是接种禁忌。对食物或其他药物过敏,则不是接种禁忌。严重过敏史儿童,应在医疗机构监护下完成接种。
总而言之,疫苗接种不仅是保护个体健康的一个重要措施,同时也是维护公共卫生安全的社会责任。通过群体免疫,不仅能保护已接种者,还可以保护那些因医学原因无法接种疫苗的特殊人群。作为家长,大家应该按时带孩子接种疫苗,不无故延迟,并要完整保存接种记录,定期核对。在此,就让我们携手共建免疫屏障,为孩子们创造一个更健康、更安全的成长环境。大家应记住:每一次接种,都是送给孩子的一份健康礼物;每一剂疫苗,都在孩子的健康保驾护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