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广播电视报由四川广播电视台主管,是优秀的省级媒体平台,平台汇聚全国名医,展示优秀科普内容,促进社会健康知识普及,提升全民健康素养,科学普及、健康同行是我们平台的使命和目标!
当前时间:2025年11月02日 星期日
你真的属于“疤痕体质”吗?教你科学应对疤痕增生

2025-08-08

期次:32期版号:10作者:吴婷 四川省南充卫生学校附属医院 医学美容科 642次浏览[发表证书]

在整形外科门诊中,“医生,我是不是‘疤痕体质’?”是一个高频问题。许多人为身上出现的疤痕疙瘩或增生性疤痕而困扰,并给自己贴上“疤痕体质”的标签。

然而,从医学角度看,真正的“疤痕体质”有其严格的科学定义,公众的普遍认知与医学事实之间存在显著差距。科学理解疤痕的形成与分类,是有效应对的第一步。

1.医学上如何定义“疤痕体质”?

首先需要明确,“疤痕体质”并非一个正式的医学诊断术语,它更像一个通俗概念,通常指代那些伤口愈合后容易产生严重增生性疤痕或疤痕疙瘩的倾向。

医学上主要关注两种异常疤痕:增生性疤痕:疤痕组织过度增生,但局限于原始伤口边界之内,表现为红色、凸起的硬结。它可能伴随痒痛感,但一段时间后可能会自行软化、变平。疤痕疙瘩:这是一种真正的良性皮肤肿瘤。疤痕组织会像螃蟹足一样,显著侵入并扩展到周围健康的皮肤区域,不会自行消退,通常需要医疗干预。

因此,所谓“疤痕体质”,在临床上更精准地指向具有形成疤痕疙瘩内在倾向的个体。这种倾向与遗传因素密切相关,具有一定的家族聚集性。而普通的增生性疤痕,则更多与伤口本身的处理情况有关。

2.疤痕增生的关键因素是什么?

疤痕的形成是皮肤深层损伤后复杂的修复过程。是否增生,并非由单一“体质”决定,而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创伤性质与张力:创伤程度深、面积大、伴有感染或异物残留的伤口,更易增生。位于身体张力较高部位(如胸前、肩背、关节处)的伤口,由于皮肤牵拉刺激,增生风险显著增加。遗传背景:如前所述,疤痕疙瘩的发生有强烈的遗传倾向。深肤色 人种的发病率也更高。个体内分泌状态:

青少年、妊娠期等激素水平变化的时期,疤痕增生的活性可能更强。医疗干预时机与质量:伤口清创不彻底、缝合技术不佳、术后护理不当(如过早沾水、未防晒)都会增加异常疤痕的风险。由此可见,将疤痕增生完全归咎于“体质”是片面的。许多情况下,通过优化创伤处理与术后护理,

完全可以有效降低疤痕增生的严重程度。

3.科学应对与治疗策略

一旦疤痕出现增生迹象(如发红、凸起、痒痛),科学的应对策略至关重要。治疗原则在于早期干预、综合管理。

1)预防优于治疗:对于任何手术或创伤,从源头着手是关键。选择技术娴熟的医生进行精细缝合,减少组织损伤;术后遵循医嘱,保持伤口清洁,合理使用抗生素软膏预防感染;拆线后或伤口愈合后,尽早开始抗疤痕治疗。

2)早期干预手段:

①硅酮制剂:硅酮凝胶或硅酮贴片是国际公认的一线预防和治疗方法。它们能为疤痕提供密闭保湿环境,调节胶原蛋白生长,使其排列更有序,从而软化疤痕、减轻色沉和痒痛。

②压力疗法:配合使用弹力套、压力衣等,通过对疤痕持续施加压力,抑制其血供和增生,尤其适用于大面积烧伤后疤痕的防治。

③药物注射:对于已形成的增生性疤痕或小的疤痕疙瘩,局部注射糖皮质激素等药物,可以抗炎、抑制胶原合成,促使疤痕软化、萎缩。

3成熟期疤痕的先进治疗:对于顽固或已成熟的疤痕,现代医疗技术提供了多种选择。

①激光治疗:脉冲染料激光可有效改善疤痕的红印和血液供应;点阵激光则通过微小的热损伤刺激皮肤重塑,促进胶原蛋白新生,改善疤痕的平整度和质地。

②放射治疗:作为辅助手段,浅层X射线或电子束放疗可用于术后预防高风险部位(如胸前)的疤痕疙瘩复发,但需严格掌握适应症与剂量。

③手术治疗:对于严重的疤痕疙瘩,手术切除可直接去除病灶,但必须联合术后放疗、药物注射或硅酮治疗等手段,否则复发率极高。

4.总结

综上所述,面对疤痕问题,不应简单地给自己下“疤痕体质”的定论,从而陷入焦虑或放弃治疗。更科学的态度是:了解疤痕增生的多因素本质,重视从创伤发生伊始的全程规范化管理。若出现疤痕问题,应及时寻求整形外科医生的专业评估,根据疤痕的类型、时期和部位,制定个体化的综合治疗方案。通过科学的预防与干预,绝大多数疤痕都能得到显著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