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广播电视报由四川广播电视台主管,是优秀的省级媒体平台,平台汇聚全国名医,展示优秀科普内容,促进社会健康知识普及,提升全民健康素养,科学普及、健康同行是我们平台的使命和目标!
当前时间:2025年08月02日 星期六
“自体输血”: 一种科学合理、经济安全的输血方式

作者:庞小萍

广西合浦县人民医院 输血科 发布时间:2025-05-09 17:34:11631次浏览[发表证书]

在医疗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输血作为临床治疗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拯救了无数生命。然而,传统的异体输血方式面临着血源紧张、输血反应、交叉感染等诸多挑战。在这样的背景下,自体输血凭借其科学合理、经济安全的独特优势,逐渐成为输血医学领域的新趋势。

1.什么是自体输血

自体输血,简单来说,就是采集患者自身的血液或血液成分,经过适当处理和保存后,在患者需要时回输给其本人的输血方式。这种“用自己的血救自己”的方法,从根本上避免了异体输血可能带来的诸多风险,为患者的治疗安全增添了重要保障。

2.自体输血的主要类型

自体输血主要分为三种类型,各自有着不同的适用场景和操作特点。

1)贮存式自体输血:贮存式自体输血是临床应用较广泛的方式。它是在患者手术前的一段时间内,定期采集血液进行贮存,待手术时再回输。适用于预计术中出血量较大、身体状况较好且能耐受多次采血的患者,如骨科大手术、心脏手术患者。采血从手术前3~5周开始,每周1~2次,每次采集200~400毫升(根据患者体重和身体状况而定)。采集的血液保存于血库专用冰箱,手术中患者需要时及时回输,能让患者术前储备足够血液,减少对异体血的依赖。

2)回收式自体输血:回收式自体输血是在手术中,将患者流失的血液收集、过滤、洗涤、浓缩等处理后,即刻回输。主要适用于术中出血量较大的手术,如肝脾破裂、宫外孕大出血、脊柱手术等。通过专用血液回收设备收集术野血液,经处理去除杂质、组织碎片、抗凝剂等,得到浓缩红细胞后立即回输。这种“即时回收、即时利用”的方式,减少了血液浪费,避免了异体输血的感染风险。

3)稀释式自体输血:稀释式自体输血是手术开始前,采集患者一定量血液,同时输入等量晶体液或胶体液,稀释体内血液以降低黏稠度,减少手术中红细胞丢失,手术结束后再将采集的血液回输。适用于预计术中出血量中等的手术,如腹部手术、妇科手术等。通过降低血液中红细胞浓度,使术中流失血液里的红细胞数量相对减少,达到保护红细胞的目的。

3.自体输血的显著优势

与传统异体输血相比,自体输血的优势十分显著,这也是其被认为科学合理且经济安全的重要原因。自体输血几乎可完全避免异体输血可能引起的免疫反应。异体输血时,因供血者和受血者血型抗原差异,可能引发过敏反应、溶血反应等,严重时危及生命。而自体输血用自身血液,无血型不合问题,能杜绝这些免疫反应。

同时,它能避免因异体输血传播的乙型肝炎、丙型肝炎、艾滋病、梅毒等疾病。这些血液传播疾病会影响患者术后恢复,甚至导致长期健康问题,自体输血从源头上切断了传播途径。

自体输血虽需专用设备和耗材,产生一定费用,但整体能大幅减少患者对异体血的使用量。异体血的制备、检测、储存等成本高,且血源紧张使价格不断上涨。此外,异体输血后可能出现的输血反应和感染等并发症,需额外治疗增加费用。相比之下,自体输血能降低额外费用,减轻患者经济负担,也能缓解医疗机构血源紧张压力,降低血库运营成本。

4.自体输血的实施流程

自体输血的实施需要严格的操作流程和规范,以确保安全有效。

术前,医生会全面评估患者身体状况,包括血常规、肝肾功能、凝血功能等检查,确定是否适合及选择合适的自体输血方式。

在采血、血液处理、储存和回输等环节,都有严格操作规程。如采血时严格无菌操作防感染;血液储存符合规定温度和时间要求,保证质量;回输时密切观察患者反应,异常及时处理。总之,自体输血作为科学合理、经济安全的输血方式,在临床治疗中作用日益重要。它保障患者输血安全,减少并发症,缓解血源紧张,降低医疗成本。随着技术进步和推广力度加大,相信其会在更多临床领域应用,为患者带来更安全有效的治疗体验,成为未来输血医学发展的重要方向,为解决临床输血难题、推动医疗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