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广播电视报由四川广播电视台主管,是优秀的省级媒体平台,平台汇聚全国名医,展示优秀科普内容,促进社会健康知识普及,提升全民健康素养,科学普及、健康同行是我们平台的使命和目标!
当前时间:2025年08月02日 星期六
崴脚后疼得走不动?彩超帮你查清韧带是否“罢工”!

作者:曹爱萍

广元市中心医院 发布时间:2025-05-09 10:54:30612次浏览[发表证书]

崴脚,这看似平常的小意外,实则暗藏玄机。不少人在崴脚后疼得直咧嘴,走路都成问题,心里直犯嘀咕:这韧带到底咋样了?别急,彩超这位“医学侦探”闪亮登场,帮你精准揪出韧带是否“罢工”!

1.彩超:崴脚后的“透视眼”

彩超,全称彩色多普勒超声,可不是普通的“照妖镜”。它巧妙融合了超声的穿透力与多普勒效应,既能清晰呈现人体内部结构,又能捕捉血流的动态变化,堪称医学影像界的“多面手”。在崴脚检查中,彩超更是大显身手,成为评估韧带损伤的“黄金标准”。

1)精准定位,不放过一丝“蛛丝马迹”。韧带,作为连接骨骼的“纽带”,在崴脚时极易受伤。彩超凭借其高分辨率,能像放大镜一样,将韧带的细微结构尽收眼底。无论是韧带撕裂、断裂,还是周围软组织的肿胀、血肿,彩超都能精准定位,为后续治疗提供“导航”。

2)动态观察,捕捉韧带的“一举一动”。与静态的X光、CT不同,彩超能实时观察韧带的动态变化。医生通过轻柔地移

动探头,就能看到韧带在不同角度下的形态和功能,就像看一场“韧带电影”。这种动态评估,让医生能更全面地了解韧带损伤的程度,制定出更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3)无创无痛,轻松“透视”韧带。彩超检查无需注射造影剂,也不用忍受辐射的困扰,只需在皮肤上涂抹一层薄薄的耦合剂,探头轻轻滑过,就能获取清晰的图像。整个过程无痛无创,就像做了一次“皮肤按摩”,特别适合对疼痛敏感或担心辐射的朋友。

2.彩超检查:崴脚后的“必修课”

崴脚后,别急着“硬撑”,及时做彩超检查,才能避免小伤拖成大患。那么,彩超检查具体能发现哪些韧带问题呢?

1)韧带撕裂:小裂痕,大麻烦。韧带撕裂是崴脚后最常见的损伤之一。彩超能清晰显示韧带的连续性是否中断,以及撕裂的范围和程度。对于轻微的韧带撕裂,通过保守治疗(如休息、冰敷、加压包扎、抬高患肢)就能逐渐恢复;而对于严重的撕裂,则可能需要手术修复。

2)韧带断裂:韧带“罢工”,后

果严重。韧带断裂意味着韧带的完全断裂,就像一根绳子被剪断一样。彩超能直观看到韧带的断端分离,以及周围组织的反应。韧带断裂后,关节的稳定性会受到严重影响,必须及时手术修复,否则可能导致关节畸形、功能障碍等后遗症。

3)韧带周围血肿:隐藏的“定时炸弹”。崴脚后,韧带周围的血管也可能受损,形成血肿。彩超能准确判断血肿的大小、位置和性质,帮助医生及时采取措施(如穿刺抽吸、加压包扎)防止血肿扩大,减轻疼痛和肿胀。

3.彩超检查:小细节,大讲究

虽然彩超检查简单方便,但要想获得准确的诊断结果,还得注意这些小细节:

1)检查时机:崴脚后应尽快进行彩超检查,最好在受伤后24~48小时内。此时,韧带损伤和周围血肿的表现最为明显,有利于医生准确判断病情。

2)检查前准备:无需特殊准备,但最好穿着宽松舒适的衣物,方便暴露检查部位。如果伤口有出血或感染,应先处理伤口,再进行检查。

3)配合医生:检查时,要放松心情,按照医生的指示转动脚踝或改变体位,以便医生从不同角度观察韧带的情况。

4.韧带受损:治疗与康复的“双管齐下”

1)急性期:RICE原则来帮忙。如果彩超检查确认韧带受损,且处于急性期,你可以遵循RICE原则进行初步处理:Rest(休息)、Ice(冰敷)、Compression(加压包扎)、Elevation(抬高患肢)。这四个步骤,就像四位贴心的护士,能够帮你缓解疼痛、减轻肿胀,为后续治疗打下基础。

2)康复期:物理治疗与运动训练。进入康复期后,物理治疗和运动训练将成为你恢复韧带功能的关键。物理治疗包括超声波、电疗等,能够促进韧带修复、缓解疼痛。而运动训练则包括关节活动度训练、肌肉力量训练等,能够增强关节稳定性、预防再次受伤。

崴脚虽小,但韧带损伤不容忽视。彩超作为崴脚后的“透视眼”,能帮你精准查清韧带是否“罢工”,为后续治疗提供有力支持。所以,下次崴脚后,别忘了及时找彩超这位“医学侦探”帮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