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广播电视报由四川广播电视台主管,是优秀的省级媒体平台,平台汇聚全国名医,展示优秀科普内容,促进社会健康知识普及,提升全民健康素养,科学普及、健康同行是我们平台的使命和目标!
当前时间:2025年09月15日 星期一
隐秘的气道挑战:变异性哮喘的科学认知与临床应对

作者:唐燕玉

四川省广安市人民医院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发布时间:2025-06-13 11:09:35730次浏览[发表证书]

1.变异性哮喘的定义与临床特征

变异性哮喘(Cough Variant Asthma,简称CVA)是一种以慢性咳嗽为主要甚至唯一临床表现的哮喘亚型,与典型哮喘的反复喘息、气促、胸闷不同,患者往往仅表现为持续超过8周的刺激性干咳,夜间和清晨加重,运动、冷空气、尘螨暴露或病毒感染后易诱发。由于缺乏明显喘息症状,CVA在临床上常被误诊为慢性咽炎、支气管炎或后鼻滴漏综合征,导致治疗延迟。病理生理上,CVA与典型哮喘共享相同的气道慢性炎症特征,包括嗜酸性粒细胞浸润、黏膜水肿和气道高反应性。肺功能检测多为正常或仅表现为轻微通气障碍,但支气管激发试验(如甲酰胆碱激发)

呈阳性,这一特征对于确诊具有重要意义。影像学检查通常无特异性改变,因此病史采集和气道反应性检测在诊断过程中至关重要。

2.病因与发病机制的科学解析

变异性哮喘的发病机制与典型哮喘高度相似,主要包括气道慢性炎症和气道高 反应性两大核心环节。吸入性过敏原(如尘螨、花粉、动物皮屑)是最常见的诱发因素,它们通过激活机体免疫系统,诱导肥大细胞、嗜酸性粒细胞释放多种炎症介质,引起气道平滑肌收缩和黏液分泌增加。病毒感染,尤其是呼吸道合胞病毒、鼻病毒感染,可通过破坏气道上皮屏障、增强神经反射敏感性而诱发或加重CVA

此外,气候变化、冷空气、精神压力、运动、吸入刺激性气体等非特异性因素也可触发气道高反应状态。研究表明,CVA患者的气道神经末梢和感觉受体敏感性普遍升高,这也是其以咳嗽为唯一表现的重要原因。长期气道炎症若未得到控制,部分CVA患者会进展为典型哮喘,因此早期识别和干预对阻断疾病进展具有重要价值。

3.现代西医的诊断与治疗策略

CVA的诊断需要结合病史、体格检查和多项功能学检测。临床上,应警惕持续性干咳且抗生素治疗无效、抗过敏或支气管舒张剂短期有效的患者,行支气管激 发试验或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检测,前者可确认气道高反应性,后者可提示嗜酸性炎症水平。

在治疗方面,吸入性糖皮质激素(ICS)是CVA的首选基础用药,可有效抑制气道炎症,降低咳嗽频率和强度;对于症状明显者,ICS可与长效β₂受体激动剂(LABA)联合使用,以进一步改善气道功能。短期口服糖皮质激素适用于急性加重期或ICS效果欠佳的患者。支气管扩张剂(如短效β₂受体激动剂SABA)可作为急性缓解药物,尤其在运动或冷空气诱发的咳嗽中效果显著。对于合并过敏性鼻炎、胃食管反流等共病者,应同步处理以提高总体疗效。治疗时间需足够长,通常不少于8周,以确保气道炎症得到充分抑制并减少复发风险。

4.并发症与疾病进展的风险管理

虽然CVA在临床表现上较为隐匿,但若控制不当,气道炎症会持续存在并逐渐造成结构性改变,包括气道重塑、基底膜增厚和平滑肌肥大。这种变化不仅会使 咳嗽反复难愈,还可能使疾病演变为典型哮喘,出现喘息、呼吸困难等症状,从而显著增加生活质量负担和医疗成本。部分患者因长期慢性咳嗽而出现胸肌疲劳、睡眠障碍、焦虑抑郁等问题,对日常生活和心理健康造成双重影响。因此,CVA的管理不应仅关注咳嗽缓解,更应通过炎症监测、肺功能随访和症状评分等手段进行动态评估。对于多次复发或存在进展风险的患者,应在稳定期继续维持ICS治疗,并加强患者对疾病性质和用药依从性的认识,以减少急性加重和长期并发症。

5.预防与长期管理的综合策略

CVA的预防重点在于避免诱发因素、提高机体防御能力和维持气道健康。日常生活中,应减少与过敏原的接触,如定期清洁卧具、使用防螨套、减少花粉季外出、避免接触宠物等;在空气污染或气候骤变时佩戴防护口罩,减少冷空气和污染物对气道的刺激。规律运动、均衡饮食和充足睡眠有助于提高免疫功能,但在寒冷或空气质量差的环境中应避免剧烈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