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医院的急诊室里,常常能看到这样的场景:一个瘦高个年轻人捂着胸口,满脸痛苦地被推进来,嘴里还直喊“疼得受不了”。
一问病情,医生心里大概就有数了——很可能是气胸在作祟。这就不禁让人好奇,难道瘦高个真的是气胸的“偏爱对象”?
1.啥是气胸?简单科普一下
气胸,简单说就是气体进入胸膜腔,把原本应该“贴合”在一起的肺和胸壁给“撑开”了,导致肺组织被压缩,影响正常的呼吸功能。
打个比方,咱们的胸腔就像一个气球,正常情况下,气球里面只有肺和一点点润滑用的液体。可一旦气胸发生,就相当于有空气偷偷钻进了气球,把肺给挤到一边去了。
根据气胸的成因,它主要分为自发性、外伤性和医源性三大类。自发性气胸又细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原发性自发性气胸,通常没啥明显诱因,就像个“调皮鬼”,悄咪咪地就找上门了,多见于年轻人;继发性自发性气胸,则是因为本身有肺部基础疾病,比如肺大泡、肺气肿、肺结核等,在这些疾病的“推波助澜”下,气胸就更容易发生了。
2.瘦高个为何易中招?身体结构是关键
(1)肺尖“压力山大”
瘦高个的身材特点决定了他们的胸腔相对狭长,肺尖(也就是肺的上部)位置比较高。在呼吸过程中,肺尖承受的压力比其他部位更大。就好比一根橡皮筋,拉得越长,越容易断。长期处于高压力状态下的肺尖,肺大泡(肺泡壁破裂融合形成的含气囊腔)就更容易形成。一旦肺大泡破裂,气体就会像决堤的洪水一样涌入胸膜腔,引发气胸。
(2)胸廓结构“不给力”
瘦高个的胸廓通常比较瘦长,胸壁的肌肉和脂肪相对较少。胸壁就像一个“保护罩”,正常情况下,它能对肺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虽然胸壁较“单薄”,但在无外伤情况下,其结构仍能维持基本防护。然而,由于瘦高个体的胸廓形态特点,肺尖部承受的应力较大,容易形成肺大疱,一旦破裂可导致自发性气胸,因此这类人群在特定情况下肺组织相对更易受损。
(3)生长发育“埋隐患”
在青春期,瘦高个的身体处于快速生长发育阶段。这个时期,身高增长速度往往比胸廓的发育速度要快。这就好比一个房子,屋顶在不断往上加高,但墙壁却没有及时跟上,房子的结构就变得不稳定。同样,肺组织的生长速度也可能跟不上身高的增长,导致肺组织相对薄弱,容易形成肺大泡,进而增加气胸的发病风险。
3.除了瘦高个,这些人也得小心
(1)吸烟人群
香烟有害物损伤肺部,增加肺大泡形成风险,患气胸几率远高于不吸烟者。
(2)有肺部基础疾病者
肺气肿等肺部疾病破坏肺组织,易形成肺大泡,需积极治疗并定期复查。
(3)从事特殊职业者
高空作业、潜水等职业因气压变化大,易损伤肺组织,诱发气胸。
4.气胸来袭,身体会发出这些“警报”
(1)突发胸痛
这是气胸最常见的症状之一。疼痛通常很剧烈,呈刀割样或针刺样,而且疼痛部位比较局限,多在患侧的胸部。胸痛可能会在剧烈运动、咳嗽、用力排便等情况下突然发作,让人猝不及防。
(2)呼吸困难
随着气胸的发展,胸膜腔内的气体越来越多,肺组织被压缩得越来越严重,就会导致呼吸困难。患者会感觉呼吸急促、气短,严重时甚至无法平卧,只能坐着或站着呼吸,以缓解症状。
(3)咳嗽
部分气胸患者还会出现咳嗽症状,多为干咳,没有痰或者只有少量白色黏液痰。咳嗽可能是由于气胸刺激了胸膜或气道引起的。
5.预防气胸,这些招儿很管用
(1)健康生活筑防线
戒烟是预防气胸关键。日常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多吃蔬果、瘦肉、鱼类等富含维生与蛋白食物,增强免疫力。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睡眠,拒绝过度劳累。
(2)慎动少力防意外
瘦高个及有肺部基础疾病者,尽量避免跑步、篮球等剧烈运动。日常也要避免突然用力,咳嗽、打喷嚏尽量轻柔,排便困难可用开塞露辅助,防止用力过度。
(3)定期体检早干预
定期做胸部X光或CT检查,可及时发现肺大泡等肺部病变。若已发现肺大泡,依医生建议治疗,如手术切除,预防气胸发生。
结语
瘦高个确实比一般人更容易得气胸,但这并不意味着其他身材的人就可以掉以轻心。了解气胸的相关知识,做好预防措施,才能让我们的肺部更健康,远离气胸的困扰。希望大家都能重视起来,守护好自己的“呼吸之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