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广播电视报由四川广播电视台主管,是优秀的省级媒体平台,平台汇聚全国名医,展示优秀科普内容,促进社会健康知识普及,提升全民健康素养,科学普及、健康同行是我们平台的使命和目标!
当前时间:2025年11月04日 星期二
过期药到底能不能吃?看这两点就清楚了

2025-06-27

作者:罗亚妮柳州市人民医院 909次浏览[发表证书]

在家庭药箱中,我们或许都曾发现过一些过期药品。面对这些过期药,很多人会心存疑惑:它们到底能不能吃呢?要弄清楚这个问题,关键看以下两点:药品的性质以及过期的具体情况。

关键点一:药品性质决定能否服用

不同性质的药品,在过期后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表现差异巨大。

1)首先来了解化学药品,化学药品通常是通过化学合成的方法制造出来的,其成分明确、结构稳定。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储存条件的变化,化学药品的分子结构可能会发生改变,以阿司匹林为例,它在过期后可能会水解生成水杨酸和醋酸,水杨酸不仅对胃肠道有强烈的刺激作用,还可能引发过敏反应,严重威胁人体健康;过期的化学药品其有效成分的含量也可能达不到规定标准,无法发挥应有的治疗效果,如治疗高血压的硝苯地平缓释片,过期后药物释放的速度和剂量可能出现偏差,难以平稳有效地控制血压,导致病情延误。所以,对于化学药品,一旦过期,原则上是绝对不能服用的。

2)接着看生物制品,生物制品是以微生物、细胞、动物或人源组织和体液 等为起始原材料,采用生物学技术制成,像疫苗、血液制品等都属于生物制品范畴。这类药品对储存条件要求极为苛刻,因为它们的活性成分容易受到温度、湿度等因素的影响。以乙肝疫苗为例,需要在2~8℃的环境下保存,若保存不当或过期,疫苗中的有效抗原成分可能会失活。当人体接种过期的乙肝疫苗后,无法刺激机体产生足够的保护性抗体,就不能起到预防乙肝病毒感染的作用;过期的生物制品还可能产生新的有害物质,增加接种后的不良反应风险,如发热、红肿、疼痛等,甚至可能引发严重的过敏休克等情况,因此生物制品一旦过期,坚决不能服用或使用。

3)再来分析中成药,中成药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以中药材为原料,经过炮制、提取、浓缩等一系列工艺制成,由于其成分复杂,既有植物提取物,又有多种辅料,在过期后情况也较为复杂。一些中成药的有效期相对较短,比如含有挥发性成分的藿香正气水,过期后其有效成分挥发,药效大打折扣;中成药中含有的糖类、蛋白质等成分,在过期后可能会滋生微生物,导致药品变质。服用这样的过期中成药,不仅无法治病,还可能因摄入变质物质而引起胃肠道不适,如腹痛、腹泻、呕吐等症状,所以中成药过期后不宜服用。

关键点二:过期具体情况影响判断

过期的具体情况,包括过期时间的长短以及储存条件是否良好,也会对过期药能否服用产生影响。

1)关于过期时间长短,如果药品刚刚过期不久,从理论上来说,其有效成分的降解和变质程度相对较轻,但这并不意味着就可以放心服用。以抗生素类药物为例,即使过期几天,虽然外观上可能没有明显变化,但内部的化学成分已经开始变化,其抗菌活性可能已经下降,无法有效地抑制或杀灭细菌;轻微变质产生的少量有害物质,长期或累积摄入,也可能在人体内逐渐蓄积,对人体器官和系统造成潜在损害,所以即便过期时间很短,也不建议服用。

2)对于过期较长时间的药品,更不能服用,此时药品的质量和安全性已经难以保证,有效成分可能大部分已经分解或转化,失去了治疗作用,同时还可能产生大量有毒有害物质,例如一些片剂药品,过期时间久了可能会出现变色、裂片、表面有斑点等现象,这都表明药品已经严重 变质,服用后极有可能引发严重不良反应。

3)储存条件也是重要考量因素,如果药品一直处于理想的储存条件下,比如按照说明书要求的温度、湿度环境保存,那么在过期后的短时间内,药品的质量相对更稳定一些。然而,这也不能成为服用过期药的理由,因为药品的有效期是在标准储存条件下经过严格实验和评估确定的,一旦超过有效期,即使储存条件良好,也无法完全排除药品质量下降的可能性。相反,如果药品的储存条件恶劣,那么药品在还未到标注的有效期时,就可能已经变质,例如眼药水,若长期放置在高温环境下,即使未过期,也可能滋生细菌,导致眼药水变质,不仅无法缓解眼部不适,反而可能引发眼部感染。

综上所述,过期药原则上不能服用,无论是从药品性质本身,还是考虑过期的具体情况,服用过期药都存在诸多风险,既无法保证治疗效果,又可能对身体健康造成危害。我们应该养成定期清理家庭药箱的习惯,及时丢弃过期药品,避免误服;在购买药品时,也要注意查看有效期,合理规划药品的使用量,确保在有效期内安全有效地使用药品,保障自身的健康和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