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能站起坐下吗?你敢站起坐下吗?你会站起坐下吗?这日常生活中最常不过的动作,对于健康的普通人来说,就是再简单不过的事,他们一天中不知不觉都会站起坐下不下百次,毫无难度。
但很多膝关节退变的中老年人站起坐下时,膝盖疼痛,酸软无力;大部分膝盖手术后患者,膝盖肿痛乏力,不敢站起坐下;少数青壮年人,健身锻炼,负重站起坐下,误伤膝盖。
站起坐下,绝大多人都认为是大腿前面的肌肉(股四头肌)收缩发力伸直膝关节,就可以站起来了,甚至部分非运动康复专业的医生,也是一遇到膝关节站起坐下疼痛无力的患者,都建议锻炼股四头肌就可以了,训练动作异常统一都是:坐位下弯伸小腿。
乍看,坐位弯伸小腿是股四头肌用力,是可以增加肌力,是可以提高站立坐下的能力。单一维度下,上述分析判断是正确的,但多维度下,就不对了。例如弯腰驼背站起、臀部悬空坐下、膝盖内扣站起,就不是股四头肌无力造成的,你去训练股 四头肌就没有效果。如果膝关节髌骨软化,你妄想去坐位下弯伸小腿去训练股四头肌力量,只会加重膝关节的肿痛。
那如何才能省力轻松站起坐下,而又不伤膝关节呢?下面由运动康复治疗师,从多维度分析,一一讲解。
首先,得了解站起动作,是一个什么过程?即足部支撑,通过髋关节伸直、膝关节伸直、踝关节跖屈,向前向上提升身体重心,从而站起。站起结束时,髋关节、膝关节要完全伸直,踝关节要能中立位。站起过程中,髋关节伸直是臀肌发力,膝关节伸直是肌力头肌发力,踝跖屈是小腿三头肌发力,足部支撑是足底固有肌发力。因此双足要有稳定的支撑,髋、膝、踝关节要有足够的活动度,还要髋、膝、踝关节活动协调一致性,不能把力卡在膝关节,要使力量传至脚下,即拔地而起的感觉。
标准动作指南。双脚分开,与肩同宽,脚尖稍朝向外前方,平放地面。足底微微发力,压紧地面;臀肌向心收缩,把屁股推向前、上方,顺带把膝关节稍推向前方(此过程为向下转移力量,避免膝关节负 荷过多引起疼痛),当膝关节屈曲度数为30°左右时,股四头肌发力使膝盖向后伸直,从而完成整个站起过程。
常见错误动作一:站起来时,过分挺腰。此模式站起,一是容易引起腰骶部疼痛,二是容易引起膝关节四周肌群过度发力锁死膝关节,引发膝关节疼痛。原因分析:臀肌无力、或者本体感觉差,又或腰背肌发力过快。纠正训练如下,如果臀肌找不到发力的感觉,站起来时,可以双手捏着屁股,逼臀肌收缩。如果是臀肌无力,可以练习臀桥动作,增强臀肌力量。如果是腰背肌发力过快,站起来前,可以先收紧腹部核心,对抗腰背肌。
常见错误动作二:髋关节先伸展完,膝关节才启动站起来。此模式站起,在伸展髋关节这个阶段,大腿前部肌肉过分发力绷紧,造成肌肉劳损。
常见错误动作三:膝关节向前推进超过脚尖,然后再伸髋站起来。此模式站起会把重心过度压向前面,成倍增加膝关节负荷,造成膝关节内部结构的损伤。
错误动作二和三的纠正训练,要有髋 膝踝联动的意识,站起来的过程中髋关节和膝关节运动要同步,提高骨盆和膝盖向前上方提升的协调性。
常见错误动作四:站起来过程中膝内扣。此模式会引起膝关节内侧副韧带、前交叉韧带牵拉伤及外侧半月板挤压伤。原因分析:髋外展肌无力。平时强化训练臀中臀小肌,养成站起动作中要预先收紧髋外展肌的习惯。
常见错误动作五:站起来过程中足移动。此模式会引起身体的不稳定,造成膝盖在稳定重心时某部位过分受压,诱发疼痛不适。原因是足底固有肌压地能力不足,造成站起过程中足部移动。可通过足踩压弹力带锻炼足底肌肉力量,或站平衡垫训练足部本体感觉,增强平衡稳定能力。
如何正确坐下呢?学会了站起来动作,再学习坐下去的动作,就简单了。动作要点几乎一样。双脚分开,与肩同宽,脚尖稍朝向外前方,平放地面。足底微微发力,压紧地面;臀肌离心收缩,把屁股缓慢移向后、下方,顺带把膝关节稍推向前、下方,直至臀部触及椅面从而完成整个坐下过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