痔疮多发生于妊娠晚期,因妊娠子宫压迫逐渐增大并持续压迫盆底,导致腹压增高,引起肛门、直肠静脉回流受阻,导致痔静脉曲张从而形成痔疮。
长期便秘、孕期运动量不足、孕期雌激素分泌增多均增加痔疮的发生及其严重程度。痔疮主要表现为肛周疼痛、便血、便秘等。
1.娠期痔疮的高危人群与症状分级
(1)高发人群:①活动量少、久坐、久站(如办公室职员、教师);②)喜吃辛辣刺激食物,纤维素摄入不足者;③既往有痔疮史及家族史;④多胎妊娠、羊水过多、巨大儿等增加腹压者。(2)症状严重程度分级。轻度:偶发便血,无疼痛,痔核未脱出。中度:便后痔核脱出但可自行回纳,伴轻微疼痛。重度:痔核脱出需手动回纳,持续疼痛、水肿或血栓形成。
2.妊娠期痔疮的日常管理及治疗
妊娠期的痔疮多在产后自行缓解萎缩。对于无症状的妊娠期痔疮无需特殊治疗,有症状痔疮的治疗主要是通过饮食、物理疗法缓解症状。
(1)饮食结构调整:每日摄入25~30g膳食纤维(如燕麦、西兰花、苹果),充足饮水(1.5~2L/天),避免辛辣、油炸食物。2)良好排便习惯:改变不良的排便习惯,保持大便通畅,每次不超过5分钟,避免如厕时玩手机或过度用力,防治便秘和腹泻。(3)物理疗法:可以局部热敷缓解症状,改善局部血循环,热敷后可以做提肛运动。(4)药物治疗(注重安全性及有效性):有出血症状时,可使用含有复方角菜酸脂成分的栓剂,主要成分是海洋生物提取物,不会对胎儿造成影响。对于非妊娠期长工的痔疮膏,含有香,具有活血散结、止痛和催生下胎的作用,故不建议孕期使用。缓泻剂(如乳果糖)可用于缓解便秘,但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5)手术干预:痔嵌顿初期可以进行痔还纳,但严重出血或剧烈疼痛应到肛肠专科就诊,极少数严重者需手术治疗。妊娠期手术风险较高,通常仅在保守治疗无效时考虑,手术方式以血栓摘除或橡皮圈套扎为主。
3.顺产与痔疮
妊娠合并痔疮患者是可以顺产的,只是在顺产过程中可能因痔疮脱出、局部水肿会感到不适,产后多自行缓解,严重者需通过局部湿敷、使用痔疮膏等。
(1)顺产对痔疮的潜在影响。阴道分娩时,孕妇需长时间用力屏气,腹压急剧升高,可能加重痔核脱出、水肿甚至破裂出血。研究显示,约20%的顺产产妇在产后出现痔疮症状加重。(2)顺产过程注意事项。①分娩体位调整:采用侧卧位或半坐位分娩,减少肛周压力。②会阴保护:助产士在胎头娩出时用手托住会阴,避免过度牵拉肛门。③冷敷镇痛:产后立即用冰袋包冷敷肛周,每次15分钟,每日2~3次,缓解肿胀。
4.产后痔疮管理
(1)产后早期活动:产后24小时内尽早下床走动,促进血液循环。(2)继续饮食调理:高纤维饮食,适当补充益生菌(如酸奶)调节肠道菌群。(3)注重伤口护理:保持会阴和肛周清洁,如厕后用温水冲洗代替纸巾擦拭。(4)强化盆底肌训练:坚持凯格尔运动,改善盆腔静脉回流。(5)定期随访:产后6周复查时,评估痔疮恢复情况,必要时转诊肛肠科。
综述所述,痔疮并非顺产的绝对禁忌但需全程科学管理。准妈妈应在医生指导下权衡利弊,结合自身健康状况选择分娩方式,并积极采取防护措施,确保母婴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