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广播电视报由四川广播电视台主管,是优秀的省级媒体平台,平台汇聚全国名医,展示优秀科普内容,促进社会健康知识普及,提升全民健康素养,科学普及、健康同行是我们平台的使命和目标!
当前时间:2025年11月02日 星期日
呼吸不畅别大意——带你了解慢阻肺

2025-08-08

期次:32期版号:25作者:宋庆萍河池市金城江区河池镇中心卫生院 612次浏览[发表证书]

生活中,你是否遇到过这样的情况:上个楼梯就气喘吁吁,以为是自己体质差;天气一变就咳嗽,以为是普通感冒;总有痰堵在喉咙,却没在意。殊不知,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毛病”,可能正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的信号。

1.什么是慢阻肺?

慢阻肺全称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以持续气流受限为特征的疾病。通俗来说,就是肺部的气道和肺泡逐渐受损,空气进出变得越来越困难。患者往往表现为长期咳嗽、咳痰、呼吸困难,严重时哪怕是穿衣、说话这种小动作都会感到费力。

慢阻肺不是单一疾病,而是多种病理变化共同导致的结果,包括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它的进展缓慢,早期可能几乎没有症状,但一旦发展到中晚期,就会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甚至威胁生命。

2.为什么会得慢阻肺?

慢阻肺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其中最主要的“罪魁祸首”就是吸烟。约80%的慢阻肺患者都有长期吸烟史。香烟中的有害物质会损伤气道上皮细胞,破坏肺泡弹性,导致气道长期炎症和阻塞。即便是被动吸烟,也会增加患病风险。

空气污染、厨房油烟、粉尘暴露等,也会让肺部长期处于刺激和损伤中。尤其是在农村和部分工厂中,长期接触煤烟、粉尘的人群风险更高。同事,儿童或青少年时期如果经常出现严重的呼吸道感染,可能埋下慢阻肺的隐患。

遗传因素:少数人因遗传性酶缺陷(如α1-抗胰蛋白酶缺乏)导致肺组织更容易受到损伤。

3.慢阻肺有哪些表现?

慢阻肺的症状往往不够典型,容易被忽视。早期表现为长期咳嗽、咳痰,常被误以为是“老慢支”。随着病情发展,最明显的症状就是呼吸困难。

1)咳嗽咳痰:多数患者每天都会有,尤其早晨明显。(2)气促、喘息:最初只是活动后气促,随着肺功能下降,即使静坐也会喘。(3)胸闷乏力:因呼吸困难,患者常感胸口压迫、容易疲劳。(4)反复感染:慢阻肺患者肺部防御功能下降,很容易合并肺部感染,一旦感染可能加速病情恶化。当病程进入晚期,患者常出现“桶状胸”、体重减轻、下肢水肿等表现,生活质量严重下降。

4.慢阻肺怎么治疗?

慢阻肺虽然目前还无法根治,但科学、规范的治疗可以明显减轻症状、延缓病情进展。首要的一步是戒烟,无论患者处于哪一个阶段,远离烟草始终是最有效的干预措施。药物治疗方面,支气管扩张剂、吸入性糖皮质激素等能够缓解气道炎症、改善呼吸困难;对于病情较重的患者,长期家庭氧疗有助于提升生活质量。与此同时,肺康复训练同样不可忽视,规律的呼吸训练、适度的运动锻炼以及营养支持能够增强机体耐力,让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更加自如。对于少数病情极其严重的患者,医生可能会评估是否需要肺减容手术或肺移植。无论采取何种治疗方式,最重要的是患者要坚持长期、规范地遵循医嘱,避免擅自停药或随意用药。

5.如何预防慢阻肺?

首先要做到远离烟草,不仅自己不吸烟,也要尽量避免被动吸烟的危害;其次是改善生活和工作环境,减少厨房油烟,保持居住空间通风良好,避免长期暴露于粉尘和有害气体中。增强体质同样重要,规律适度的运动不仅能提升免疫力,还能帮助呼吸系统保持活力。与此同时,接种流感疫苗和肺炎球菌疫苗可以有效减少呼吸道感染的机会,从而降低病情急性加重的风险。对于有吸烟史或长期存在咳嗽、咳痰症状的人群,定期体检、尤其是肺功能检查,能够帮助早期发现问题并及时干预。换句话说,慢阻肺并不可怕,只要坚持科学治疗与积极预防,就能让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改善。。

6.总结

慢阻肺是一种常见又容易被忽视的疾病,它的发展往往悄无声息,却可能带来巨大的健康威胁。对高危人群来说,咳嗽、咳痰、气促不是小事,而是身体发出的求救信号。守护呼吸,从戒烟、合理生活习惯开始;关注体检,从早期干预做起。别等到“上气不接下气”的时候,才追悔莫及。让我们给肺多一点关爱,让呼吸多一份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