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广播电视报由四川广播电视台主管,是优秀的省级媒体平台,平台汇聚全国名医,展示优秀科普内容,促进社会健康知识普及,提升全民健康素养,科学普及、健康同行是我们平台的使命和目标!
当前时间:2025年11月02日 星期日
哺乳期乳腺炎:如何预防“堵奶”变“化脓”?

2025-08-08

期次:32期版号:17作者:周欣怡平果市妇幼保健院889次浏览[发表证书]

哺乳期乳腺炎却常常不请自来,若“堵奶”处理不当,进一步发展成化脓性感染,妈妈不仅要承受身体上的剧痛,还可能被迫中断哺乳,影响宝宝的喂养。其实,只要掌握科学的预防方法,“堵奶”完全可以被及时化解,避免恶化成“化脓”的严重后果。

1.建立良好哺乳习惯

1)正确含乳,筑牢健康防线

哺乳时,宝宝正确的含乳姿势是预防乳腺炎的关键。宝宝的小嘴巴应完全包裹住妈妈的乳头和大部分乳晕,形成“深含接”。这种姿势能让乳汁高效流出,如同顺畅的溪流,同时避免乳头因反复摩擦而受伤、皲裂。乳头出现破损,可涂抹医用羊毛脂乳头霜来保护创面,且哺乳前无需清洗。若皲裂较为严重,可暂时使用乳头保护罩,或者先让宝宝吸吮健康一侧的乳房。

2)按需哺乳,杜绝乳汁淤积

新生儿的胃容量小,需要频繁吸吮来刺激乳汁分泌。一般每2~3小时哺乳一次,夜间哺乳间隔也不宜超过4小时。若宝宝长时间沉睡不醒,妈妈可用吸奶器辅助排乳,保持乳房“空杯”状态,防止乳汁堆积。哺乳后,若乳房仍有胀感,可轻轻按摩或用手挤一挤,确保乳汁彻底排空。

3)交替哺乳,平衡乳房工作量

长期单侧哺乳会导致两侧乳房大小不一,还易出现乳汁淤积。因此,哺乳时要左右乳房交替进行,每侧哺乳时间控制在15~20分钟。若宝宝偏爱某一侧,妈妈可在哺乳前先喂宝宝不太喜欢的那一侧,或用吸奶器多刺激较弱侧的乳房,让两侧乳房均衡“工作”。

2.正确进行乳房护理

1)温和清洁,呵护天然保护膜

哺乳前后,用温水轻轻清洗乳头即可,切勿使用肥皂、酒精等刺激性清洁剂。乳头表面有一层天然油脂,如同隐形的“保护罩”,能防止皮肤干燥,阻止细菌侵入。过度清洁会破坏这层保护膜,使乳头变得脆弱。清洗后,用纯棉毛巾轻轻拍干,减少摩擦伤害。

2)冷敷热敷,灵活应对乳房变化

哺乳前,用温热毛巾敷乳房5~10分钟,就像给乳房做一场温暖的“SPA”。热敷能促进血液循环,扩张乳腺管,使乳汁更易流出。但要注意温度适中,避免烫伤皮肤。若乳房出现红肿热痛,哺乳间隙可用冷毛巾或冰袋冷敷10~15分钟。冷敷能减轻肿胀和疼痛,让妈妈感觉舒适。冷敷时,要用干净毛巾包裹冰袋,防止冻伤皮肤。

3)选择合适内衣,给乳房松绑

哺乳期乳房变得沉甸甸,如同饱满的“小气球”,因此要选择无钢圈、透气性好的哺乳文胸。文胸尺码应比孕前大1~2个罩杯,给乳房足够空间,避免压迫。睡觉时,尽量避免趴着睡,可仰卧或侧卧时在乳房下垫软枕,减少压迫。

4)及时处理乳汁淤积,切断感染源头

发现乳房有硬块或疼痛,可能是乳汁淤积。可以手法按摩,用指腹从乳房外围向乳头方向螺旋式按压,按摩时力度要适中,避免损伤乳腺组织。调整哺乳姿势,让宝宝下巴紧贴硬块方向,利用宝宝强大的吸吮力疏通乳腺。若硬块不消失且伴有发热症状,妈妈不要自行揉搓,应及时咨询医生或催乳师,解决乳汁淤积难题,避免乳腺组织受损。

3.形成健康生活习惯

1)均衡饮食,远离堵奶食物”

哺乳期饮食应清淡且富有营养,多吃富含优质蛋白的食物,同时保证充足的水分摄入。要避免高脂肪、高糖食物,如油炸食品、甜点等,它们会使乳汁黏稠,增加淤积风险。此外,辛辣食物可能通过乳汁刺激宝宝肠道,应适量控制。

2)充足休息,保持好心情

哺乳期妈妈要利用宝宝休息时间补觉,保证充足睡眠。若感到焦虑或压力大,可通过深呼吸、冥想或与家人聊天等方式排解烦恼,避免“肝气郁结”影响乳汁分泌。

3)适度运动,促进血液循环

产后2~3天,妈妈可进行简单的床上运动,如抬腿、缩肛等。随着身体恢复,逐渐增加散步、瑜伽等低强度运动。

哺乳期的乳腺炎预防,核心在于“通”和“护”。通过科学的哺乳习惯让乳汁通畅无阻,通过细致的护理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守护乳房健康。若乳房出现红肿、硬块、发热等症状,要及时就医,避免“堵奶”发展成“化脓”,让哺乳之旅更加安心、

顺畅。